驅散情緒,改變內心情緒的方向性;改變自己的心態,排除內心的雜念和壓抑,改變自己不良的情緒和習慣,是情緒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醫案指南》華說:“情誌抑郁,是因為隱藏的感情得不到延續...抑郁癥在於患者的同理心。”“感同身受”就是上面所說的消除感情,改變心態,“感同身受”是中醫心理保健法的重要內容之壹。“移情”的具體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不同人的心理、環境、條件靈活運用。
《北史·崔光傳》說,音樂和書法可以用來娛樂和修身養性。《李連文》說,對於七情患者來說,根據自己的愛好,可以讀書看報,聽音樂看戲,唱歌跳舞,畫字畫,吟詩作賦,賞花養草,以解煩悶,抒發感情,使其身心舒暢,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體狀況的恢復,這比吃藥更好。方還認為,音樂、書法、繪畫能使心靈平靜,情緒順暢,使心靈健康和諧,使血液交融,使肌肉舒爽,心情舒暢。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琴、棋、書畫具有影響人的情緒、轉移情緒、陶冶性情的作用。
實踐證明,當妳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聽適當的音樂,看壹場幽默的相聲或喜劇,會讓妳心情抑郁,神清氣爽。此外,旅遊、運動、集郵、攝影等愛好也對健康長壽大有裨益。可見,感同身受並不是壓抑情緒。如果妳生氣了,妳要疏散他們的憤怒;對於悲傷的人,要與產生悲傷的環境和氛圍隔離;對於那些被羞辱的人,我們要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對於癡情的人,要沖淡對他們揮之不去的思念;對於有迷信思想的人,要用科學知識消除他們無知的偏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