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是晉代葛洪主編的道教經典。抱樸子內外篇* * *共8卷,內篇20篇論述鼓勵仙人呼吸吐氣之術;50篇外國文章論時政得失,人事隱晦,言之有辨,名之有據。
葛洪(約283 ~ 363),芝川人,自號抱樸子,世稱小仙翁,生於丹陽句容(今江蘇)。東晉道士、道士、方士、醫家、科學家。葛洪出生在江南。葛洪13歲喪父,家道中落。葛洪,從16歲開始,博覽經、史、百家,以儒學著稱。後來,他師從方士尹正學習道教。
西晉泰安二年(303),張敞、施秉在揚州起義。大都督谷米任命葛洪為大將軍,並因其擊敗史兵有功而感動大將軍富博。起義被平定後,棄葛,放賈。永興元年(304),到洛陽搜求異書,以廣見聞。八王之亂時,他在徐、虞等國顛沛流離,飽受戰亂之苦,於是消極憤世,萌發了居山以食養身的思想。建興四年(316),回到家鄉。
葛洪人物作品
葛洪壹生著述頗豐,《抱樸子》是他的代表作。本書分為內外兩部分。內篇共20卷,論述神仙方子,養生延壽,祛邪卻除邪,總結了晉代以前的神仙方子,包括守壹,行氣,導等。,為醫學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外篇,50卷,論述世事得失,世事隱晦,闡述其社會政治觀。該書將神仙道教理論與儒家思想聯系起來,首次將儒道兩大哲學體系融為壹體。
抱樸子的出現對道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還有碑誌詩賦100卷,兵書傳章註30卷,神仙傳10卷,隱逸傳10卷。他還從五經七史中抄了百家之言,要了310卷《兵法》。此外還有《金匱要略》100卷,《肘後備急方》4卷。但死了很多人,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收了13種作品。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