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種花的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只要他們及時糾正,積累經驗,後期就能開出各種花。
讓我們來看看剛開始養花時經常出現的四個“壞習慣”!如果有,壹定要趕緊改正。
壹、養花用的花土隨便用很重要。很多剛開始養花的朋友很少關註花土。他們認為花在野外也能長得很好,沒必要太在意家裏的盆栽。
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野外的花和家裏盆栽的環境不壹樣。野生的花的根伸得更長,能吸收更多的養分,不會產生積水和爛根。
而盆栽的土壤容量有限,不僅養分匱乏,而且容易形成板結。
所以家裏養花,不能隨便挖壹些路邊土或者普通的園土作為培養土,否則花永遠長不旺盛,盆土容易形成板結,難以澆水,澆水過多容易積水,導致根系損傷腐爛。
種花的時候,首先要準備好花土。如果沒有營養土,也可以在松林裏采集壹些松針土或者其他腐殖土。簡而言之,土壤要疏松、透氣、營養豐富。這樣的土壤有利於植物生根發芽,吸收更多的養分,自然就會生長旺盛。
第二,我長期不換鍋。在家裏養花的過程中,還有很多花友從來沒有換過盆養花。可能他們買了鍋就沒換過壹次。
沒有給花換盆的習慣,就養不了花。
盆花幾乎沒有盆土。壹兩年後,根部幾乎會被花土覆蓋,土壤越來越少,土壤中的養分越來越匱乏,植物就會越長越差,出現生長緩慢、開花少甚至黃葉、落葉的情況。
無論是木本花卉還是草本花卉,都要定期給它們換盆換土。每次換盆都不能簡單的換花土,還要修剪根部,剪掉壹些死根爛根,去掉那些老化的根。重新種植後,植物會再次長出更粗的根,從而生長得更旺盛。
三、勤澆水我相信很多花友在剛開始養花的時候都有這樣壹個習慣,就是過去每次看花都想澆水,哪怕土壤還沒幹。
這對於喜歡水的花來說是可以的,對於那些怕澇的花來說就容易損傷根系。
平時我們養的花無緣無故就有黃葉,很多都是澆水不當或者澆水太頻繁造成的。雖然花不能缺水,但是頻繁澆水會讓盆土長時間潮濕,也會影響根系的正常呼吸。時間長了,根部會悶爛,使葉子發黃脫落。
為什麽很多花都需要遵循“見幹見濕”的原則,即必須有壹個從濕到幹的過程,這樣根才能正常呼吸和生長。
所以不是越多澆水越好,還要根據不同花的生長習性合理澆水。
盆內土壤幹燥時,不能壹次只澆壹點,這樣中間部分還是幹燥的,不利於花的生長。
第四,長時間不施肥,有的花友永遠不換盆,有的永遠不施肥,那就讓它在盆土有限的養分上生長,結果肯定是長不旺盛,開花少。
也許剛開始的時候,花靠著土壤裏的養分還能長得很好,後來就越長越差,葉子變黃,缺乏活力。
其實種花和種莊稼是壹樣的。只有保證營養充足,才能長得好。
不施肥,光靠盆土有限的養分是不容易長好的。
家裏至少要備壹些復合肥,磷酸二氫鉀等花肥。在花長出枝葉的時候,可以施壹些復合肥,在花芽即將生長繁殖的時候,再多加幾次磷酸二氫鉀,這樣花才能長得旺盛,開得多。
如果家裏沒有花肥,也可以自己發酵壹些淘米水,果皮水,或者過期的牛奶,發酵後給花澆水,這樣也可以給花補充營養,讓花長得更旺盛,開花。
農民專用長效控釋肥料缸和普通緩釋肥料營養全面的家用盆栽顆粒肥。淘寶月銷量100 29.99。在養花的過程中,只要改掉以上不良的養花習慣,多了解花的生長習性,逐漸積累經驗,就可以養出所有的花。
了解更多養花知識,請關註養花小院,每天與您分享養花心得!(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