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哪些部位要保暖?深秋保健註意保暖部位

哪些部位要保暖?深秋保健註意保暖部位

秋雨過後是感冒。初秋伊始,我們需要註意保暖。秋天早晚溫差大。如果我們不註意保暖,我們很容易感冒。秋天是壹個適合養生的季節。除了食物保存,還要註意生活習慣。那麽,深秋養生要註意哪些部位呢?。

1,註意六個部位保暖。

(1)頭

頭是所有陽的會,是人體最旺盛的部位。所以頭首當其沖的就是寒邪。寒氣侵入頭部會引起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患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也容易患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風。氣溫驟降時,老年人外出可戴壹頂薄絨帽,下雨時及時保護頭部,避免淋濕。每天早晨梳頭100次以上,使頭皮微熱,有利於頭部經絡氣血暢通,促進陽氣上升,脈順。晚上最好不要洗頭。洗完頭發後,壹定要用毛巾擦幹或者用吹風機吹幹。

(2)嘴和鼻子

口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冷空氣可以隨著呼吸侵入肺部。惡心、嘔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噴嚏等。都是口鼻受涼的表現。深秋出門,建議老年朋友戴口罩。

(3)頸部

脖子是人體的“堡壘”。它是神經中樞最重要的部分,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必經之路。如果著涼,不僅會加重頸椎病,還會引發其他慢性病。所以,老年人深秋穿立領,出門戴圍巾,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好處。

(4)肚臍

肚臍是最怕著涼的地方,屏障功能差,容易著涼感冒。因此,在寒冷的天氣裏,老年人可以用熱水袋和暖寶寶來保持肚臍的溫暖,並且通常穿著貼身的棉背心,以免著涼。

(5)腰部

腰為腎之府,“脈”環繞腰部。如果腰部冰涼,容易引起疼痛和全身無力。因此,老年人最好選擇長款衣服或佩戴護腰。有空的時候可以用手揉揉腰。待雙手溫熱後,緊按腰部和眼部,稍停片刻,再向下揉至尾椎骨,每次做50~100次,起到溫腎壯陽、疏通氣血的作用。

(6)腳底

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差,又遠離心臟,容易使血液循環不暢。足部壹旦受寒,會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痛等疾病患者容易復發。建議老年人穿保暖、透氣、吸濕的棉襪,每晚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讓寒氣從腳底排出。然後按摩腳底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經活絡的作用。

2、秋季養生原則。

1,季節變化和諧

中醫認為,到了秋天,陽氣開始收斂,陰氣逐漸轉旺。這個時候,老人們要順應節氣,早起早睡。由於氣候幹燥,老年人宜少洗澡,防止皮膚幹燥引起的皮膚瘙癢。在精神情緒方面,要做到從容淡定。如果我們過於興奮,陽氣就會浮動,這可能會導致疾病。深秋,陰氣驟降,老年人要特別註意保暖,衣服被子要隨季節隨時增減,避免外邪入侵,陽氣外泄。

2、飲食不宜過冷過熱。

老年人既不能貪涼,也不能喜涼,更不能吃太多過熱的東西,如羊肉、辣椒、生蒜、酒類等。因為過多的熱性食物容易使體內的陽氣動而不能藏,久而久之就容易得陰虛病。入秋後,大量瓜果上市。這些水果大多對健康有益。但民間有“秋瓜壞肚”的說法,所以瓜果雖甜,也不宜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3、經常閉上眼睛充電

陽光明媚的金秋時節,正是老年人閉目養神的好時候。這時候,老人要去公園、鄉村、山林等樹木繁茂、清幽雅致的地方,做氣功閉目養神。閉上眼睛,先放松眼睛,再放松面部,心就會湧出來,眼睛就會有神。在繁忙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外,做閉關天神功,可以獲得養精蓄銳的奇效。

4、也需要適當的運動。

在秋天,許多老年人容易困倦和疲勞。應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如慢跑、散步、太極等。在家裏,他們也可以做壹些家務,多運動,不要久坐。在運動和家務上安排得當,適度的休息和休息有利於強身健體,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