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完人”曾國藩:如何控制憤怒和禁欲?

“完人”曾國藩:如何控制憤怒和禁欲?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名臣”,有壹副對聯概括了他的壹生功績:“立德立功,立言不朽,為人師表,完人。”世人對曾國藩在文學、軍事等領域的成就耳熟能詳,但很多讀者朋友對他關於“養生”的論述和實踐仍不甚了解。

曾國藩壹生都有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自己每天的經歷、言行、思想等。鹹豐十壹年正月十四日日記寫道:“養生之法,無非懲怒,遏欲,少食多動。”少生氣,少色欲,少暴飲暴食,適量運動。

怒之刑:怒即憤怒,容易損傷肝臟,容易造成氣血堵塞,對身體傷害極大。為了克制易怒的壞習慣,曾國藩學會了“靜坐法”來應對,飯後屏住呼吸,以達到“懲怒”的目的。但對於有著名利場和強烈權力欲的曾國藩來說,僅僅靠“靜坐”是不可能達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境界的。曾國藩以“靜坐”的方式達到“懲怒”的目的,最終並沒有實現。

倔強的欲望:曾國藩年輕時第壹次進京做官,父親經常寫信教導他:節欲、省力、節食。曾國藩年輕時不註意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情欲比較激烈。他曾在日記中記載:“聞其色,羨其心,真是禽獸。”由於他不受控制的欲望,他的身體受到了損害,他在年老之前就表現出虛弱的跡象。曾國藩四十歲後,毅然下大力氣控制欲望,維護身體健康。

少吃:曾國藩在國內做學問後,鄉村士紳官僚爭相請他赴宴吃酒,酒席相當豐盛;入京為官後,有三天小宴,五天大宴,不斷請吃;此時的曾國藩,吃盤中中餐,賞杯中之物,樂此不疲。曾國藩的日記裏有很多關於宴席的記載和描述,總會寫“飲食甚豐”這幾個字。到了後期,日記中關於飲食的記載是:飲食適度,經常從精神層面鞭撻和分析自己的飲食,但曾國藩的“少吃”並不到位。

多動:年輕時,曾國藩信奉“動不如靜”的養生哲學,整日沈迷於書房,很少走動;考上進士,進入仕途,出門騎馬坐轎子,很少“放輕松”。至於有意識的運動和鍛煉就更少了,僅限於飯前飯後散步。

從現代養生醫學的角度來看,曾的“懲怒抑欲,少食多動”的養生方法是可以借鑒的,但曾國藩並沒有很好地貫徹他的“八字”養生法。現存文獻表明,曾國藩晚年總是體弱多病,最後在出任兩江總督時突發疾病去世,壽命只有62歲。

曾國藩的“懲怒、抑欲、少食、多運動”的養生之道,對我們現代人仍有借鑒意義,但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即持之以恒才能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