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自學中醫

如何自學中醫

自學中醫如何入門如下:

1,先從大學課本學起。

大學教材的內容基礎很好理解,都是現代語言。內容詳細全面。最重要的是不會有偏見,不是那種個人觀點。也是這個偉大時代背景。畢竟是針對我國培養中醫人才的教育。公正嚴謹。

必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中醫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養生學、五運六氣概論、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將在這些學習之後開始。

接下來可以看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科目的內容,對臨床應用有個初步的了解。當然大學的教材很詳細,可以看的內容也很多。這些都是中醫入門的必讀資料。

2.閱讀經典

這是第壹次接觸經典,目的也不壹定是為了學習,因為經典流傳了幾千年,世世代代都在用壹生的時間研究。第壹項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真正的中醫是什麽。

必看:《黃帝內經》(包括《靈樞》、《蘇文》)、《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主要講理論,靈樞主要講針灸,傷寒主要講外感,金匱要略講雜病,本草經主要講中醫。讀經之後,有助於妳重新樹立正確的中醫思維。

3.看歷代名醫著作(必須是大師級名醫)

歷代大師的作品都很標準,很經典。研究了大師的作品,他們不會把妳引入歧途,因為他們說的每壹句話,每壹個理論都是非常嚴謹的,不會有失偏頗。而且都是以《黃帝內經》為藍本,史無前例,創造了適合那個時期的獨特治療特色。

必讀:從朝代順序開始。晉代的,隋代的黃普密、晁,唐代的孫思邈,宋代的陳武宣,明代的劉、、、、,金元時期的俞顏佳、趙先科、李時珍、徐春甫、王肯堂。清代的吳友克、葉、、和。現代的唐榮川、張錫純等。

以上都是千百年來載入史冊的名人。對於初學者,我推薦兩個合適的人,余,他擅長討論疾病,對病機的分析非常細致透徹。最接近現代的大師張錫純,詳細講解病理學,通俗易懂。

4.多看病歷

上述之外的名醫臨床案例,甚至近代很多名醫的臨床案例。還有名師講課的視頻。因為現在妳有了中醫的正統思維,可以涉獵各種觀點而不偏不倚。

5.那麽貫穿壹個中國醫生壹生的研究就是經典。

不斷結合當前疾病情況思考經典理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無論任何醫學,道理都是壹樣的,結果都是治病救人。然後,要求學醫的人好好學習,基礎紮實,勤於思考,勤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