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全民閱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圖書館館長譚曉麗

全民閱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圖書館館長譚曉麗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大家好,我是長陽縣土家族自治縣圖書館館長譚曉麗。

在王吹響號角,吹出壹條清河。當我們把目光投向位於北緯30°線的鄂西南山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清江,長陽圖書館就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川與城市之間。水青天藍,書相伴。在這裏,妳可以在生活的畫卷中暢遊知識和實踐的海洋。

2013、2017年,長陽圖書館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國家縣級壹級圖書館。

沏壹杯香茶,捧壹本喜歡的書,時光在茶韻中靜靜流淌,靈魂可以在陣陣書香中沈澱。位於清江河畔的長陽圖書館大樓共五層,總面積3200平方米,員工10人。設有借閱室、普通閱覽室、廉政圖書館、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文史館、盲人圖書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長陽縣分館等8個服務窗口,456個讀者閱讀座位,全年向公眾免費開放圖書654.38+09萬冊,為讀者提供了精神的庇護。

鳥語花香,書相伴。以圖書館大樓為支點,圖書館大樓周邊環境進壹步升級。800多平方米的綠色石板,配套花壇、石凳、健身路徑等公共設施。,將建設壹個集閱讀、文化、健身、休閑、娛樂為壹體的口袋公園,讓讀者感受更快樂,公共文化服務更有效。

隨著群眾生活的快節奏和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需求,長陽圖書館大力倡導在線閱讀,建設移動圖書館、數字有聲圖書館、開放式“智慧書店”等多重閱讀平臺的現代化圖書館,為讀者提供電子書、學術視頻、音頻資源,讓閱讀融入人們的休閑生活。

長陽地處鄂西南武陵山區,受經濟、交通等因素制約,文化資源分布不均。為了實現文化的享受,長陽圖書館整合資源,實行縣內總分館制。2008年,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長陽石家族自治縣分中心正式掛牌。2009年建成光纖局域網。2019年配備了文化壹體機、中國文化網絡電視互動播出終端、平板電腦、攝像機等先進設施,將全縣改造為11鄉鎮。

壹本書是壹個安靜的地方,長陽總是看到山,水和鄉愁,到處都有文化傳播的地方。圍繞黨史學習和廉政教育,縣圖書館專門策劃了壹批有影響力的讀書活動和品牌,在全社會弘揚正能量。

針對重點群體和特殊群體,長陽圖書館常年為軍營、校園、廠礦、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長陽圖書館以“圖書館+”的思維,配備了書畫音樂、民族文化、心理咨詢、消防安全、科技培訓、衛生保健知識、關愛殘疾人等豐富內容,有效服務各類人群。

針對文化基礎差的薄弱村,長陽圖書館探索“圖書館+配套記錄”的新路徑,以文化豐富鄉村振興的內涵。利用流動圖書車和流動圖書館,將黨的政策、科學養殖、疫情防控、衛生知識、時政法律、直播技術等帶貨送到農村、田間地頭。農家書屋的樣書巡展“人訂”,讀者管理組每天推送各種正能量書籍和音像資料,以書為媒為鄉親們提供豐富的精神大餐,真正支撐起誌氣和智慧。

清江又長又流。千百年來,壹代又壹代的當地漢族兒女在長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文化寶藏。長陽圖書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建立長陽文史檔案,完善長陽地方文獻數據庫,打造壹批具有土家族民族特色和鄂西地區特色的特色人文品牌。

土家村成長起來的“書香長陽”品牌,以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為契機,走進鄉村、服務點、單位。配合線下活動,長陽圖書館微視微信官方賬號和視頻號“我是全民閱讀推廣人”同步上線,在全社會推廣各行各業的閱讀模式,全民閱讀、書香長陽成為我縣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雛鷹關愛”品牌生長在大山深處,服務未成年人,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開展“送愛、送知識、送服務”活動200余項,惠及全縣5萬余名兒童,為我縣農村兒童的身心未來插上了翅膀。

由文學愛好者、閱讀作家、閱讀推廣者組成的“閱讀沙龍”小組,分享閱讀創作經驗,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清江講壇”品牌,通過各類實用技術和知識講座,輻射全縣所有鄉鎮單位和鄉鎮,用思想的火花照亮鄉村振興的航程。

“巴享”閱讀品牌,開展了“尋找長陽最美聲音”閱讀體驗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壹大批有影響力的民族、地域閱讀品牌脫穎而出,對增強民族自信、建設學習型長陽起到了推動作用。

壹路走來,長陽圖書館不斷創新,碩果累累。多次被省市文化和旅遊部門授予“優秀服務窗口”、“文明單位”、“全民閱讀先進單位”、“十佳文化單位”、“文體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中國文化報、中國新聞、廣播電影電視出版報、中國民族報、圖書館報、精神文明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展望未來,不忘初心,長陽圖書館人,有使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壹定會不負重托,再創佳績,為加快發展長陽的新形象、新印象、新氣象,續寫偉大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