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電源線過長,可能會造成安全事故。電水壺、電飯鍋、電飯煲等家用電器功率相對較高。中學物理我們也學過P=U~/R,知道功率P越大,電阻R越小,導線裏肯定有電阻,也會耗電。導體的電阻與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如果家用電器的導體變粗變短,電阻會降低,導體的分壓也會降低,電壓會集中在電熱水壺上。因為它們串聯在壹起的電流相同,所以它們的電壓之比等於它們的電阻之比,即電阻越大,電壓越大。家用電器工作時,電線和電器的電流是壹樣的。因為P=UI,導體幾乎不會耗電,也不會燒壞導體的絕緣層。
正規廠家生產的電源線長度都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設計的,不會根據用戶的方便而輕易隨意延長,以免給用戶帶來安全隱患。另外,電源線過長容易絆倒人,甚至拖垮電器燙傷人,所以規定不能過長。
總之,熱水壺電源線很短是科學的,是廠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設計的最合理長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家裏各種電器的電源線都挺長的,基本都是壹米起步。只有電水壺比較矮,50cm很正常,30cm也不少見。這個長度往往達不到墻上插座,沒有插線板延伸就無法使用。
那麽為什麽廠商不把電源線設計的長壹點呢?是為了多賣壹個插線板嗎?
其實這個長度是國家強制性標準GB 4706.19-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液體加熱器的特殊要求》中規定的。
“電水壺的電源線不要長於75cm,除非是螺旋電源。”所以電熱水壺的電源線始終在75cm以下。
那麽這個長度是怎麽規定的呢?我們來看看標準GB 4706.19的封面:
“GB”代表國家強制性標準,意思是沒什麽好商量的,必須按照這個來做。妳看到底線括號裏的IDT了嗎?這意味著相同,也就是說,標準相當於IEC 60335-2-15: 2005。IEC:我們已經介紹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全世界的電工聯合起來。所以基本上世界上電水壺的電源線都不超過75cm。
這個規定壹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如果電源線過長,人容易被東西絆倒或者走路,會使熱水流出,造成危險。另壹方面,更根本的原因是電熱水壺屬於大功率電器,額定功率往往超過1000w甚至更高,電源線需要承受很大的負荷。反正電線越長,電阻越大,發熱越多。如果電源線長度過長,可能會因受熱而燒壞,引發火災。
那麽電源線做粗壹點,電阻就不能降下來嗎?電源線不能做長不燒壞嗎?但是要把電源線做得又粗又長勢必會增加成本,而且又粗又長的電源線也不壹定方便。另壹方面,標準規定“不得長於75cm”,只有上限。是60cm還是30cm要看廠家的梁米(xin)。
敢把電源線夾到75cm上限的廠家,至少說明他對電源線的銅芯厚度有信心。
所以買電水壺的時候,選擇長壹點的電源線,沒錯。
電水壺電線短,當然是出於安全考慮。只要克服安全,日本這種水壺的電線是1.3米。為什麽我們只有0.7米?具體說壹下吧。
家用電熱水壺現狀目前,即使水壺有蓋子,如果妳把它橫著放下,熱水基本都會流出來。如果手腳刮到電源線,把水壺往下拽,沖擊力下會流出更多的水,開水灑出來會燙傷人。
家用水壺電線設計成0.7米後,無論是放在廚房桌子上還是地上,插在30厘米左右高的插座上,水壺與墻壁的距離都是30厘米多壹點。離墻壁越近,電線被劃傷或掉在地上的風險越低,對用戶來說就越安全。
我已經在日本住了很長時間了。有0.75米的電線,有1.3米長的電熱水壺,跟國內差不多。前者是倒水直接流出的老產品。
後者增加了安全措施。倒水時要按下按鈕才能出水,不怕燙傷人,自然增加了電源線的長度。另外進水口的蓋子也是有保障的,需要兩個手指同時用力中間才能打開。
我查了資料。半年來,日本有106人因為被水壺燙傷而去醫院治療,都是因為水壺被自來水燙傷。後來他們起訴商家設計缺陷,增加了安全性。
關於成本,有人認為縮短電源線會降低成本。其實商家都是按照說明書做產品的。就像電視機的外殼是塑料的,是為了絕緣和安全,不是為了省那塊鐵,還有日本車的保險杠。
為什麽水壺的線總是這麽短?有三個原因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第壹,是安全問題。水壺功率太高,壹般1500-2000w W,功率大了電流就大了,電阻就大了。如果電線太長,很容易燃燒,引起火災。
第二,也是安全問題。電線太短,不能把水壺放在地上,因為水開了,水壺裏的水會漏到地上,在地上燒水容易觸電。
第三,還是安全問題。短電線的另壹個好處是必須放在靠墻的比較高的臺面上,孩子不容易碰到,以免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說實話,我現在不用電水壺燒水喝了,因為喝了太傷火,甚至會便秘。電燒水肯定不如燃氣燒水,燃氣燒水不如煤燒水。最好喝最健康的水。當然屬於木火水。它是壹步壹步轉化的。木頭可以變成煤,煤可以變成煤氣,煤氣可以變成電。現在燒煤燒柴很麻煩。如果沒有那個閑工夫,就只能湊合著用煤氣了。
我是木木野川。如果妳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
短線可以更方便攜帶!
其實就是為了降低成本。短導線不僅通過減少線長來降低成本,而且長度縮短後可以選擇更細的線徑。成本更低!市場經濟,批量生產,每條線省壹毛錢,幾千條加起來,可不是小數目!
這個問題好!這個問題就像壹道腦筋急轉彎,考驗妳的智商!我已經打電話給皇家瑞典學院科學學院,下壹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是壹個必答題!為什麽?同學們,看黑板!
先不要直接回答問題!先說壹些假設:如果電水壺電源線不是75厘米而是75米以上!想象壹下(使勁想),妳坐在家裏的壹壺水上面,插在單元裏。大部分人都喜歡占公家便宜,壹年下來妳能省不少電!妳算算要多久,這鍋水就開了!妳要回家在水開之前把它裝滿嗎?還是等他開機,拔了電再倒水?如果是前者走回家,水開了,可以把鍋拿下來裝滿水。誰來幫妳拔掉單元另壹端的插頭?如果這時經理或主管經過,喊這是誰的插頭?我想妳的同事壹定會放棄妳的!為了開壹壺水而冒被開除的風險,不值得!如果是後者,壹旦妳猜到水燒開了,回家灌溉前拔掉插頭,那就大錯特錯了!回到家,水還沒開或者開了,又涼了!妳是不是又要回去燒了?還是只是喝酒喝的不冷不熱?妳覺得這個問題不傷腦筋嗎?所以我想建議應該是下壹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必修題!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電水壺的電線要縮短,不要壹米75 cm,這樣妳就可以隨時守在它面前接水斷電,不耽誤妳喝水,也不浪費妳的電費!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安全第壹,省錢第二。
所有的答案都不靠譜。其實就是為了成本偷工減料而已。壹個電水壺幾十塊錢,利潤很低。所以必須降低成本,電源線短,鋁。實際長度和電流關系不大。只要夠厚,幾米都無所謂。電磁爐的電流也大,但是線比較長。
水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小電器。就像樓主說的,基本上所有品牌的水壺電線都很短,有時候想插在附近的墻上插座上。電線不夠長,不能用,只能通過開關插!
電水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家電,關系到我們的安全。
我還真沒關註過為什麽水壺的線不能設計的長壹點,好用壹點。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查詢了相關的標準文本,並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從專業角度進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水壺產品國家標準強制性要求
電熱水壺屬於國家3C強制認證電器產品,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否則將被視為不合格產品。根據國家標準GB4706.19-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液體加熱器的特殊要求》規定,如果電熱水壺的電源線不是螺旋形的,其長度不應超過75cm。
現在所有的熱水瓶都不超過75厘米。
同樣,中國也沒有這個規定,國際上對電熱水壺都有壹致的要求。例如,國際標準IEC 60335-2-15.2005和歐洲標準EN 13750-2002“爐竈、炊具或支架用家用水壺”。定義、要求和測試方法”都為電熱水壺的生產和設計制定了硬性規定。其實國標是參照相關國際/歐洲標準制定和實施的。
國家標準對電熱水壺電線長度的規定是合理的。電熱水壺在工作時,人在行走時容易被絆倒,導致水壺漏水,可能導致短路危險或不必要的人身傷害。
2、從安全性的角度。
電熱水壺屬於大功率電器,功率壹般在1500W以上,換算成額定工作電流約為1500/220 = 6.8A,這麽大的工作電流下,導線損耗肯定不小。損失越大,發熱越嚴重,有自燃引發火災的風險。
根據歐姆定律,U=IR,導線損耗P = I * I * R,在壹定電流下,導線電阻越大,其損耗越大。為了減少損耗,必須控制導線的電阻。
歐姆定律適用於任何家用電器的設計。
而導線的電阻R=ρL/S,其中ρ是導線的電阻率,L是導線的長度,S是導線的截面積。為了減小導線的電阻,最直接可用的方法就是減小導線L的長度,這也是電水壺的導線長度被調節在壹定範圍內的根本原因。
另壹個可行的辦法是增加導線的截面積,這樣也可以降低導線的電阻,但是導線加厚後相應的成本也會增加,因為導線的線芯是銅的,成本比較高。另壹方面,如果電線太粗,就不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總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的應用,電水壺長短這個簡單的問題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通過以上回答,妳明白原因了嗎?
在使用電水壺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現電水壺的電線很短,只能放在電插板旁邊。那麽電水壺的電線為什麽要這麽短呢?
首先是從安全的角度。因為電水壺本質上是用大功率電阻絲加熱燒水,功率的計算公式為:
P=UI=U平方/r,顯然電阻r越小,功率越大。因此,引線的電阻必須非常小。根據電阻定律,使用同壹根銅線時,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截面積成反比。可以看出它又厚又短,發熱少,溫升少,使用壽命長。所以妳看到的電熱水壺的導線又粗又短。
還有壹點,每壹厘米的電線都是有成本的。為了最大程度的節約外觀成本,在市場競爭中以價格取勝,線材越短越好。
新時代新理財的三益寶我提醒妳,使用電水壺壹定要規範操作,安全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