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忌:吃生食
很多人吃火鍋的時候,為了追求美味,往往會把火鍋裏的食物燙壹下再吃。其實這種吃法不僅會引起消化不良,而且隱藏在食物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也會隨著食物被吃進胃腸道,從而導致疾病。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絳蟲和囊蟲病——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幹凈的豬肉片、牛肉片很可能含有這三種寄生蟲。目前雖然不是。
羊肉中是否有旋毛蟲、絳蟲、囊蟲病是肯定的,但有報道說有人因為吃涮羊肉得了旋毛蟲病。如果得了寄生蟲病,會覺得全身無力,肌肉酸痛,全身浮腫,有時候踩在地上會有刺痛感。
兩忌:太熱
剛從火鍋中取出的新鮮熱食不宜立即送入口中,應放入碗中冷卻後再食用,以免灼傷食管黏膜,引起口腔黏膜潰瘍或水泡。如果經常吃熱的食物,也會破壞舌頭的味覺,降低味覺功能,影響食欲。太熱的食物也會導致牙齒和上消化道疾病。
壹般口腔、食道、胃黏膜只能耐受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如果拿出來吃,很容易灼傷口腔、舌頭、食道、胃的黏膜。尤其是已經有口角炎的人,吃火鍋更容易加重病情。還有的人,免疫力低,容易反復出現口腔潰瘍,壹旦吃了火鍋就很難愈合。反復,還會誘發食道癌。
所以,吃火鍋不要心急。第壹,從火鍋裏拿出來的食物量要稍微小壹點。第二,吃之前要冷卻,這樣可以保護口腔、食道和胃。
三忌:太辣
專家說,適量吃辛辣食物是可以的。胡椒能促進人體排汗,增加涼爽舒適的感覺。通過吃辛辣食物,還可以幫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體內散熱。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辣的,如慢性腸胃病、皮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腎炎、高血壓患者,不宜大量吃辣椒。吃太多辛辣食物會導致消化液分泌過多,引起胃腸蠕動充血、水腫、急劇增加,還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吃多了還會使人心跳加快,循環血量增加,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尤為不利。
雖然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力不同,但是為了腸胃著想,還是少吃辣火鍋為好。而且不要壹下子吃太多,而且盡量把調料調到微辣,少喝火鍋和麻辣湯。此外,吃完火鍋後要多喝開水或濃茶,沖淡辛辣的汁液,減少對腸胃的刺激,這樣腸胃會更舒服。壹旦感到身體不適,就喝壹些清淡的飲料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胃壁。
據了解,在火鍋中加入壹些“藥材湯”,如黨參、枸杞、山藥、紅棗、玉竹、沙參等。,吃火鍋時,把辣椒或麻辣味等調料放在碗裏吃,不要長時間放在鍋裏,這是防止“上火”的好辦法。
四忌:吃火鍋湯
不要把火鍋湯全當“營養湯”喝。火鍋湯料多以豬、羊、黃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調料多以花椒、辣椒、胡椒為佐料。吃多了容易導致高血脂、膽結石、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另外,火鍋湯煮久了,食材會發生壹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比如肉類、海鮮中含有的卟啉物質,大多溶解在湯裏,而湯裏的高濃度卟啉,經過肝臟代謝後,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關節疼痛癥狀,嚴重的會損害腎功能。所以吃火鍋要少吃火鍋湯。
五忌:冷熱刺激
坐在滾燙的火鍋裏喝冰鎮飲料真的很爽!但是吃的時候是享受的,吃完就很可能出現問題。
很多人認為這種寒熱混合,正好可以“中和”,讓胃裏不冷不熱。事實上,專家指出,壹口麻辣火鍋和壹口冰凍啤酒或飲料被稱為中和。事實上,寒熱交替很可能對胃黏膜極為不利,寒熱交替會刺激腸道蠕動,容易發生胃腸疾病,出現腹脹、胃痛、胃痙攣、腹瀉等癥狀。所以吃火鍋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吃熱菜,喝冷飲,保護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