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看就不懂,對立和軟弱成為道的表現形式。從自然的角度來看,處處都有對立和弱點,世界該有多亂。老子的描述和表述壹定有其深刻的含義。中國的文字是最美的表達符號,可謂壹字壹太極。每個單詞都有許多不同的意思。
反之,可以是相反,也可以是轉折。物極必反,物極必反。每壹個極端都會有壹個轉折點,量變必然導致質變。“對立”的出現,意味著“道”的規律性轉折已經開始。為什麽這個轉折點是規律性的壹部分?這就要追溯到道德經了,道德經壹直是用自然現象來表達自己的。生命中的每壹天,我們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但每壹天都不壹樣。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細心的人會發現,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都不壹樣。太陽從無到有的出現是壹個轉折點,從有到無,又是壹個轉折點。因為這個轉折點,我們的生活也會隨之調整。這說明轉折對我們是有影響的,我們也在適應這種影響,找到相應的方式。總的來說,這種情況是周期性的。
這樣的對立也是“道”運動的體現。《易經》泰文卦中有這樣的描述:無平無惡,無所不滅。所有的變化都是平衡的、循環的。這種改變會壹直存在,不管好與壞,好與壞。這是必然規律。這種“對立”的出現,也在表達事物變化的“機器”的出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機遇和機緣。君子隨遇而安,順勢而為。
老子於是強調“弱”。同時也說明了這個“弱”的重要性,那就是“用”。通俗地說,這有壹個有用的意義。我們要明白,老子也是人,他說的話也要從人性的角度來考慮。不能脫離這個現實。壹個新的事物,壹個新的變化出現,我們會看到這個變化對我意味著什麽,有沒有價值。在我們的文化中,還有壹句諺語:這不關我們的事。智者可以從這種變化中找到它的作用。這種人有先見之明。比別人看得更遠,看得更清楚。通常他們將來會成為成功的人。
事情之所以會反轉,壹般都是到了壹個極端,事情就會反轉。同時,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是極其微弱的。這些在生活中也能找到相應的現象。比如《易經》中的第三卦《屯》,就描述了壹株破土而出的植物極其艱難的生存狀態。人類的生命周期也是如此。新生命的誕生是軟弱的表現。從懷孕開始,母親的衣食住行都在變化,川渝吃辣的刺鼻味道也會因為下壹代的出生而調整。寶寶出生後,需要處處照顧,真的很弱。但是誰能否認未來新生命的作用呢?不同時期的偉人都是從柔弱的嬰兒開始的。這是從零開始的弱點。
人從壯年開始衰老也是壹樣的,是從衰弱到衰弱。壹切都在反映這個規律。
當然也可以引申理解。道之用弱,道之動反。角色是壹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道的每壹次變化,都是從壹個轉折點開始的。
老子也怕落後的人理解不了,尤其是以後,什麽都是生而有之,什麽都是生而無之。這句話其實就是八卦的過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無極和太極總是在運動和變化的。只有這種運動才會有後續的變化。
歷史上,每壹次政權更叠都是從上壹個政權的軟弱開始的。在初始階段,新政權往往處於積貧積弱的狀態,這是造反派和道的運動;弱者,利用道的化身。
從行業的變化來看,幾次工業革命,也是上壹次的軟肋,給了新的方式和機會。
從數學預測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預測壹個事物的走勢,要看這個事物本身的強弱。它的力量從何而來?很簡單,看流年和月令對它的態度就行了。從這壹點可以知道它未來的發展狀態。這和現實生活是壹樣的。壹個行業能不能發展好,取決於政策是否支持(天時),相應的技術是否支持(地利),相應的人才儲備是否跟得上(人和)。當這幾點結合起來,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未來的趨勢。命理學沒有那麽神秘,用的原理都是自然原理,生命原理,人文原理。這些原則實際上是道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