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感覺不錯。
所謂“暖身先暖心,暖心暖身”。表示心神強健,氣機通暢,血管和諧,全身四肢都能溫暖,以抵禦嚴冬嚴寒的侵襲。所以,在嚴寒季節,要安心養神,尤其是老人,因為今年的嚴寒恰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也要註意避免過度喜悅或悲傷,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註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氣血通暢,藏於體內的陽氣不受幹擾,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為。”
2.熬夜,多散步。
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是壹個人健康的標誌。冬天由於天氣寒冷,很多人都有氣血不暢的情況,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補氣。除了飲食,早睡晚起也是很好的養氣方式。冬天,熬夜比其他季節對身體的危害更大。現在很多年輕人習慣熬夜,周末長時間補覺,久而久之對身體相當不利。
3.盡量早點睡覺。
從適應自然的角度來說,冬季夜長晝短,所以人們也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最好等到太陽升起後再起床。有些人如果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在黎明前起床,就應該盡早睡覺。冬天,最好在23點前睡覺。
4.沈思
冬季休息要特別註意養心和靜心,但休息不代表不動或少動。冬天適當運動還是有好處的,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冬天要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的標準就是不出汗或少出汗,因為大量出汗時,冷空氣容易通過張開的毛孔侵入體內,容易使人生病。此外,在養心和冥想方面,只有心理健康、心態平和的人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
5.註意更年期
更年期女性(45-50歲進入更年期)的生理機能由旺盛變為衰退甚至喪失。中醫理論認為,由於腎氣漸衰,兩經衰竭,導致陰陽失調,出現頭暈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或抑郁焦慮、月經失調、發熱多汗等癥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如果采取適當的措施,可以避免或減輕癥狀,縮短反應時間。因此,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減輕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消除緊張、恐懼、消極焦慮等心理障礙,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愛好選擇合適的方式培養感情,保持樂觀,是安全更年期的關鍵。這也是歷代醫家對女性保健提出“疏肝解郁,理氣”觀點的原因。
6、粥養人
冬天忌黏冷食物。營養專家提倡早上喝熱粥,晚餐節食養胃。尤其是羊肉粥、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奶、冰糖粥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