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風濕病患者的飲食很重要,四種藥膳助妳更接近健康。

風濕病患者的飲食很重要,四種藥膳助妳更接近健康。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飲食有關,

素食有助於緩解關節腫痛;

過量食用動物脂肪會加重病情;

……

風濕病患者的飲食確實有“三大紀律八項註意”,但是通過藥膳還是可以改善病情的。

中醫主張本病患者應避免食用肉食性蛋白質,如公雞、鯉魚、牛、羊奶、肉類等,脂肪、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也應避免,因為它們能抑制T淋巴細胞的功能,促進關節的破壞。實驗證明,蔬菜可以緩解這種疾病的癥狀。

中醫認為該病是由風、寒、濕、邪引起的,所以在食療中常選用能祛風散寒、祛濕溫補的產品,如韭菜、香菜、蔥、芹菜、油菜、辣椒、薏苡仁、木瓜等食物,再根據辨證分型進行藥膳治療。中醫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分為風痹、寒痹、濕痹、熱痹(。

風致關節痛: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風好,所以數變。所以又叫“動痹”。適用於祛風通絡、散寒除濕的藥膳。比如將五加皮搗碎50克洗凈,用適量水浸泡,煎煮,煎液每30分鐘服壹次,* *兩次,然後與糯米500克混合。

寒性關節痛:由於寒冷,本地人怕冷,上下不通,寒氣占攝,本地人局促,喜熱怕冷,所以壹暖就舒服。這種類型的疼痛主要是疼痛,疼痛如針刺,所以也叫“痛痹”。宜溫經散寒,並配以祛風利濕的藥膳,如虎骨木瓜酒:狗骨3g(油煎)。5克,冰糖100克,白酒1000克,全部放入酒中,密封浸泡3-4個月,然後服用。每次服用1-2勺,每日兩次。本品用於寒性關節痛、手腳不溫、筋腱攣縮、腰膝酸痛者,陰虛濕熱或上火者。

濕痹:由於飲食不當,脾胃消化不良,發生內濕,或人住在潮濕之地,雨水致外濕影響關節,使抽筋不能屈伸,活動不便。主要是由於四肢沈重,又稱“痹癥”,宜用利濕通絡藥,如花椒湯:花椒40g,鹽少許,姜適量,燉湯食用。

熱痹:急性風濕熱,關節腫脹灼熱,疼痛拒按,常伴有發熱、惡風、出汗、口渴、小便短赤等壹系列熱證。宜清熱通絡,配以祛風利濕之品,如薏苡仁絲瓜粥、薏苡仁150g、薄荷15g、豆豉50g、絲瓜65438。煮沸後用文火煎約10分鐘,取汁去渣,將薏苡仁、絲瓜倒入鍋中,加入藥汁,煮至熟。調味後空腹食用。薏苡仁、絲瓜、薄荷、豆豉、清熱解表可緩解熱痹的紅腫疼痛。

作者簡介

蒲永斌,碩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第五批老中醫專家學術繼承人。雲南省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學分會第壹屆專家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三屆委員會青年委員,雲南省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中醫藥學會急癥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生物醫學研究會第壹屆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擔任編委會成員,參與撰寫4部專著。獲雲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雲南省科技進步壹等獎1,科學技術二等獎1。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脈管炎等風濕病以及慢性咳嗽、慢性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