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
1.護理精神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勃,萬物更新,萬物生成。在護理精神上,也要順其自然,重在“命”字。春天人的意誌要符合生發的精神。這時候要克制自己不生氣,不抑郁,心胸開闊,心胸寬廣,放松身體,舒服自然,讓情緒“活”起來。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經常生氣怨恨,保持樂觀向上,精氣就不容易消散,器官就不容易衰老,身體就不會疲憊,就能擺脫病痛,活得更久。
調整飲食
春季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溫,營養豐富,以健脾壯陽為原則。
宜選擇甘、溫、味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黏、辛之品,以防發熱上火。漢代養生專家張仲景說:“當是春天,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甜,飲食壹日不廢,以滋養其脾氣。”唐代藥王孫思邈也說:“春日飲食宜存酸增甜,健脾益氣。”所以春季飲食宜甜少酸。
3.經常呼吸新鮮空氣
新鮮空氣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以使我們更順暢。判斷空氣新鮮程度的標準是空氣中負離子的含量。當負離子濃度達到1,000-1,500個/cm3時,稱為健康空氣。當負離子濃度達到20個/cm3時,就會對人體產生保健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為我們的生活環境補充負離子,生態負離子發生芯片技術可以人工產生相當於大自然的負離子,這對預防疾病非常重要。
鍛煉
壹年之計在於春,春是實物投資的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驅舊吸新,滋養臟腑。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滋養形體,生活滋養血脈。有規律的活動和適當的鍛煉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但是,“動”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為了適應春天的活力,應該以積極運動和持之以恒為主。在運動中,動作要舒展、流暢、緩慢,就像百草發芽,風搖柳、蜻蜓,運動量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大。中國古代著名的長壽醫家孫思邈指出:“養生之道,常在於努力。”因此,應避免過度運動,以免出汗傷陽,與“春夏養陽”的目的相違背。
禦風禦寒
衣服方面,春天雖然暖和,但也不要急著減衣服。因為初春的氣溫忽冷忽暖,像孩子的臉,壹天三變,經常有寒潮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