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自從我國有了自己的文字,就有了“福”這個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福”字的意思是“雙手奉酒,食於神前”,這是古代祭祀的寫照,意為向天祈禱,崇拜神。
會帶來無盡的平安喜樂,這才是真正的福報。甲骨文的“福”字左邊有壹個凸起的桌子,用來放置供品和香爐。右邊的上半部分是壹個類似容器的物體,右邊的下半部分是壹雙呈現舉起姿勢的手。
左右兩部分結合為壹個整體,即人們手持酒食祭拜神佛,以示崇敬和感謝。“福”旁邊是“石”。壹般用“秀”字做旁詞。
它與神和佛、天堂、祈禱、崇拜、天象、警告、顯現、通知和啟示有關。在右邊的單詞旁邊,它由壹個字段組成。古代人認為有壹塊田可以耕種是壹件幸事。人能知足,是壹大幸事。
《尚書》對“福”字的解釋是:“壹、長壽,二、富貴,三、康寧,四、修德,五、考完試。”很明顯,壹個人的長壽、富貴、健康、平安,崇尚美德,死得好,都是他的福報和福氣。
唐代醫家、保健學家孫思邈在《論長壽》壹書中說:“得福者,造佳品;如果妳遇到麻煩,妳就會做出壹個糟糕的產品。”而“幸福可以取之有道”,就是說幸福是從善、行善積德、助人為樂中培養出來的。
不僅能增加自己的幸福感,還能造福子孫後代;如果壹個人無德無義,作惡欲惡,“災難”隨之而來,根本沒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寫的“福”字被譽為“天下第壹福”。康熙壹生熱愛書法。他的書法雖然出色,但很少題字,所以才有了“康熙千金”的說法。
康熙親筆書寫的“福”字書法渾圓蒼勁,以“康熙禦筆之寶”的印章稱之為體現傳統文化的正宗福字。因為“福”字的“田”部分還沒有蓋章。
因此,人們認為它是壹種無窮的祝福,人們稱它為“五福的根基和壹切祝福的源泉”。門上貼著“福”字,有南宋吳《夢》的文字記載:“讀書人,大小都要掃地出門,去塵除穢,打掃各家。
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卡,祭祖。“其中‘貼春卡’就是在紅紙上寫‘福’字,然後貼在大門上。”福”是吉祥、好運、幸福的意思,是祈求好運、吉祥的意思。
百度百科-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