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
壹般來說,絕經的平均年齡約為50 ~ 55歲,臺灣省女性的平均壽命約為80歲,這意味著女性壹生中約有1/3的時間要在更年期和更年期中度過。因此,除了了解如何緩解更年期綜合癥的不適,她們還必須知道如何保持絕經後的生活質量。
壹旦進入更年期,意味著女性自身不再分泌女性激素,但第二性征並不會消除。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主任委員吳明珠博士指出,所謂更年期是指連續12個月沒有月經。如果沒有其他病理因素,即使是自然絕經,這種情況壹般發生在45-55歲之間,平均50歲左右。但是除了衰老導致的更年期,切除卵巢也會出現更年期。
絕經的時機不僅與遺傳有關,還與很多因素有關。對於壹些吸煙、缺乏營養、沒有孩子,甚至切除卵巢的女性來說,她們會比其他人更早進入更年期。此外,肥胖或患有經前綜合癥和子宮肌瘤的女性會因為雌激素過多而推遲進入更年期。
歲月漸行漸遠,進入中老年人。
絕經後,大部分女性仍會經歷較長時間的更年期綜合征。這個時候,不僅身體上的變化容易讓人情緒低落,而且因為已經進入中老年階段,他們要面對很多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可能是子女成長離家的空窗期,也可能是退休後生活失去重心,甚至是家裏增加新成員, 乃至親友或配偶的病逝壓力,相當於第二次生命的開始,需要更多的適應和心理調整。
另壹方面,因為更年期開始,意味著卵巢功能不再有效,不具備生育能力,但對於大多數女性朋友來說,這似乎是歲月流逝,生理功能不再的象征。此時甚至容易喪失自我意識,缺乏自信,進而出現自卑、抑郁、易怒或焦慮等心理現象。
她有這樣的問題。她曾經是壹家大公司的財務主管,終於到了退休休息的時候了。當她想做壹些新的事情時,她發現有難以想象的新問題。退休後不久,阿玉進入更年期,但晚上睡覺卻成了壹件痛苦的事。第壹,她睡覺前經常感覺下肢疼痛,有時候感覺腿上好像有蟲子在爬,很難過。更糟糕的是,她逐漸發現,有時候在著急卻找不到廁所的時候,她似乎會不由自主地尿尿,這讓她的生活變得很困擾,甚至讓她不想出去社交。
失去雌激素保護,面臨疾病危機。
這些都是小事。更讓阿玉擔心的是,隔壁鄰居秋子,曾經的職場女強人,這幾年逐漸失去了智慧。聽說她很快就失去了走路的能力,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甚至不記得自己和家人是誰。
在這種情況下,阿玉難以入睡的主要原因也是女性容易患上的疾病之壹。醫學上稱為“不寧腿綜合征”,是孕婦和更年期女性最常見的疾病。發病原因是缺乏雌激素對睡眠原有的保護作用,缺鐵導致體內多巴胺不足,使肌肉失控,使手腳不由自主地顫抖,也會使更年期女性的心情更加抑郁。
至於尿失禁,是女性絕經後的煩惱之壹。有些女性確實因為這個原因害羞不敢出門,從而出現憂郁癥狀。同時還會導致尿路感染、會陰濕疹,對日常生活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在這方面,骨盆收縮可以用來收縮肌肉和訓練括約肌,以加強控制功能。
雖然有研究指出,更年期的記憶力減退只是暫時的,但也不必過於擔心。但是,到了更年期,她們大多已經進入了退休或半退休的狀態。如果他們整天無所事事,少用大腦,不僅智力會下降,長此以往,大腦更容易萎縮早衰。因此,即使進入老年,他們仍然必須改善大腦的運行,保持足夠的睡眠,避免過度緊張,妥善安排生活和工作,這是有益的。
吳明珠指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雌激素缺乏,容易出現大腦(如記憶力減退、癡呆)、皮膚(如幹燥、皺紋)、生殖器(如萎縮、幹燥)、尿路(如尿頻、尿失禁、尿路感染增多)、眼睛(如幹燥、黃斑變性)、血管擴張等問題。同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會並發上述癥狀,甚至更嚴重的疾病如惡性腫瘤,如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等。
良好的保養也能讓妳健康快樂。
由於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過程,影響很大,所以更要註意日常生活飲食的保養。吳明珠建議,飲食壹定要清淡少油,盡量選擇新鮮食材。攝取均衡的營養是必要的。此外,還可以多吃壹些滋補的食物,如黑木耳、葡萄、蘋果、紫菜、海帶、海參等。,來補充這期間流失的水分和膠質。至於生活方面,要采取規律正常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盡量不要熬夜,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情,適量運動。
年過五旬的吳明珠博士,在鏡頭前總是笑容燦爛,親切回應。這位堪稱“臺灣省中國美容掌門人”的中醫提到了自己的養生之道,簡單說了自己用“吃好、睡好、心情好”三大秘方來保持現在的青春活力。忙起來,她其實沒時間運動,吃飯幾乎都是在門診解決。但因為她堅持食物中壹定要有中草藥,而且飲食盡量清淡,以新鮮食材為主,所以能保持比實際年齡年輕10歲的容貌,連皮膚都可以打理。
以下是吳明珠對這個年齡段女性朋友的保養建議:
盡早規劃退休生活:退休後,妳不必為生活發愁,但會因為生活重心的轉移而感到失落和無助。如果絕經後身體不適,更容易失去目標,情緒低落。最好能盡早規劃好退休後的生活,把舊的生活當成第二人生,這樣以後的生活才會更精彩,更有可塑性。
◆護理子宮:絕經後,子宮處於靜止狀態,子宮內膜不會再有周期性變化。如果發現絕經後仍有出血,需要盡快就診;尤其是年齡越大,患子宮肌瘤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低脂飲食、堅果和雜糧,定期檢查,避免肌瘤惡化。
◆儲存骨骼書籍:除了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有助於預防骨質疏松。最好每年做壹次骨密度檢測,了解骨骼狀況,以便及時發現骨質流失的情況,盡早采取預防措施。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