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春季養生要“少酸多甜”。酸和甜分別指什麽食物?

春季養生要“少酸多甜”。酸和甜分別指什麽食物?

最近氣溫回升,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春季養生也被很多人提上日程。相信很多關註養生的人都聽說過春天養生要少酸多甜的理論。那麽這是為什麽呢?春季養生,應該怎麽吃比較好?我們來聽聽老中醫是怎麽說的,希望能幫到妳。

為什麽老中醫認為春季養生要少酸多甜?

老中醫認為,春季養生要少酸多甜,即減少酸味食物的攝入,增加甜味食物的量。這是因為春天對應的是五臟中的肝。春天氣候溫暖,陽光明媚,生機勃勃。雖然這樣的條件使人們更加放松和自由,但它們也會促進細菌和微生物的生長,導致疾病的流行。

另外,很多人進入春季,或多或少都會有肝氣旺盛的情況,在壹定程度上會影響脾氣。脾承擔著人體水濕運化的功能,是後天之本。而酸味入肝,甜味入脾,所以酸吃多了,肝氣會更旺盛,脾氣會衰竭,無異於火上澆油,雪上加霜。所以春季養生要抑肝健脾,促進身體健康。

酸少甜多,怎麽吃?

少酸多甜的飲食,很多人會認為是少吃醋多吃糖。然而,甜味並不完全等同於甜味。中醫中的甘味不僅僅指甜味,還重視健脾和胃的功效。

所以,春天要多吃壹些甜食,如大米、糯米、豇豆、扁豆、黃豆、白菜、菠菜、芋頭、紅薯、土豆、黑木耳、香菇、栗子等。另外,可以吃瘦肉、雞蛋、芝麻、蜂蜜、大蒜、洋蔥等有滋補作用的食物。此外,壹些時令蔬菜,如薺菜、芹菜、香椿、枸杞頭等也可以適量食用,可以清熱平肝,增進食欲,保證身體健康。

在中藥領域,紅棗和山藥是典型的甜味食物。並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所以平時可以用紅棗和大米煮粥,配壹個炒山藥,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需要提醒的是,春季養生,還要註意地域差異。比如南方,水多,不容易上火。只要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很少會上火。但在北方,由於季節原因,很多人會出現咽痛、便秘、口臭等癥狀。這時候要吃白蘿蔔、銀耳、蜂蜜、香蕉,可以滋陰潤燥,緩解身體不適。

飲食與健康,還要從自身情況出發。如果脾胃虛弱,口腔不好,氣血不足,最好在飲食中加入花生、芝麻或少量豬肝,以補充氣血,維護脾胃。

春天,除了註意飲食,還要做好兩件事。

首先,少生氣。

中醫認為,怒是百病之源。經常生氣,肝氣郁結,肝火旺盛,肝臟就會受損。另外,經常生氣、心情不好也會導致有害激素的分泌,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在生活中,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即使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及時控制自己的憤怒,保持情緒穩定。

第二件事,多運動。

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疏肝理氣,改善身體的代謝功能。同時,運動出汗有助於身體排毒,壹定程度上減輕肝臟負擔,保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