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潮濕天氣如何養生

潮濕天氣如何養生

每年快到夏季至日,從節氣開始,氣溫明顯升高,降雨量增加,空氣濕度增大,天氣悶熱潮濕。在濕熱條件下,由於天氣悶熱,人難免會感到困倦、無精打采、坐立不安。有濕疹和單純皰疹病史的人容易復發或加重癥狀。

除濕、防黴、人體補水、辟邪。

廈門市中醫院中外皮膚美容中心主治醫師林婷婷表示,在雨季,居民要做好防黴準備。衣櫃裏可以加入幹燥劑,吸收衣櫃裏的濕氣,防止衣服發黴。對於暫時不用的衣服和被子,可以放在真空袋裏,把裏面的空氣抽出來,防止發黴受潮。居住環境要通風,使空氣經常流通。天氣晴朗時,及時拿出衣服和被子晾曬。陽光可以驅走濕氣,殺死蟎蟲,去除異味。

林婷婷說,當中午天氣炎熱時,人們容易出汗。妳應該經常換衣服和洗澡。應選擇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的棉、絲、麻等面料的衣服,有助於吸汗除濕。

她介紹,為了預防中暑,古人註重用香湯沐浴,以疏通經絡,祛除邪氣,清除體內濕濁之氣,宣泄“陽熱”,神清氣爽,預防皮膚病。但需要註意的是,出汗時不要馬上洗澡,以免“出汗時見濕,是痘痘。”

天熱出汗的時候,多喝水補充水分,但不要貪涼。壹般情況下,可以喝白開水;大量出汗後,可以適當喝壹些鹽和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鹽分。值得註意的是,不要吃太多冷飲(冰啤酒、冰汽水、冰淇淋、冰鎮西瓜等。).因為脾胃偏寒,內部濕氣容易滯留。她還提醒,即使在悶熱的天氣,也不要在有風的地方或露天睡覺,更不要因為出汗而裸體吹風、洗冷水澡,以免因濕熱或寒濕而得病。

重在養心,適度“煎熬”,解熱除煩。

市中醫院中外皮膚美容中心主任陳麗紅說,這個季節除了祛濕,還要註意養心壯陽。

中醫認為,夏天屬於火,與五臟中的心相對應,所以這個季節要註意養心。陳麗紅說:“要培養心靈,我們應該盡力擺脫浮躁的精神、過度的貪婪和無法控制的情緒。以免傷心沮喪。我們要培養壹種淡定、樂觀、豁達、淡定、淡泊的心態,善待他人,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把精神藏在心裏。”

她說,夏天是五行中的火,五味皆苦,所以夏天可以吃苦瓜、蓮子、菊花等苦味食物,有解熱除煩、祛暑利尿的作用。但要適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苦。飲食要以進補為主。原則是保持津液清淡,健脾開胃,祛暑祛濕,忌飲酒過量,少食油膩、辛辣、鹹食。

晚睡早起,中午午睡,經常捶背補陽。

如果太陽在夏天升起,妳必須晚睡早起。陳麗紅說,《黃帝內經》有“陽竭則臥,陰竭則窘”的說法醒來是陰陽交替的結果。夏天,符合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應該晚睡早起,適當曬曬太陽。但應避免陽光直射,註意防暑,以符合陽氣旺盛,有利於氣血運行,振奮精神。

但需要註意的是,熬夜是不應該的。

人體背部有豐富的內臟神經和背俞穴,背部中線是督脈的位置,可以調理全身的陽氣。經常搓背可以刺激背部的皮膚、經絡和穴位,通過神經系統和經絡的傳導補充陽氣。但患有嚴重心臟病和脊椎炎的患者不宜使用這種方法。

相關問題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