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沒有人能肯定地說壹個孩子將來是否會成功,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能力,以便他們將來成為人才。
但是,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現在的男生抗打擊能力很差。壹個個剝不了蛋,壹個個卻像雞蛋壹樣脆弱。”
“他們只是過著美好的生活。如果讓他們天天下地幹活,我倒要看看誰想跳樓。”經常聽到壹些家長這樣說。
但實際上,這些看似很現實的話並不能輕易傳到孩子耳朵裏,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男孩自暴自棄。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在浮躁、欲望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卻從來沒有重視過孩子的個性、品格培養,這是家庭教育中的嚴重偏差。
往往15歲以後,看壹個人能不能有更長遠的發展,並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這個人的人格,以及以人格為中心的人格。前期適當培養孩子的性格,更有利於他的長遠發展。
李玫瑾還提出了“脫敏”教育的概念。她曾經說過,父母要想讓孩子有出息,就要舍得放棄以下三樣東西。
不要壹味溺愛孩子,否則孩子將來很難成才。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第壹,我願意“放過”我的孩子。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過於溺愛他們。他們幫助孩子做好每壹件事,他們不願意說壹句關於孩子的話。然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孩子是有害的。
這種嬌生慣養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養活自己需要很大的努力。妳贍養老人可能太過分了,很可能成為大家口中的“啃老族”,剝削老人的財產和房子。
李玫瑾自己的孩子曾經被他的祖父大聲訓斥過。當時李老師勸說:“孩子這麽小,妳嚇著他了。”
但李老師的父親回答說:“在我發生了這些事情之後,他會走出去進入社會,沒有什麽能嚇到他。”
其實孩子比妳想象的堅強多了,妳要舍得讓他們受苦。俗話說“吃了苦才能當主人”。從小吃過苦的孩子,抗壓能力特別強,長大後大部分都能取得成功。
如果妳愛孩子,就不要太寵他們。願意讓他們受苦,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世界。
第二,我願意為孩子花錢。
父母對“窮養孩子,富養女兒”還是太執著。雖然妳說妳窮養兒子,但也不能窮死啊。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舍得為孩子花錢。我聽過壹句話“妳想讓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妳就應該成為什麽樣的人”,所以妳願意在孩子身上花錢,也就是在投資自己。
高二男生楊雨奇在《少年說》節目中吐槽自己的媽媽對自己“小氣”。
從小學開始,他媽就跟他說,家裏太窮了,要跟他媽軟硬兼施很久才能買到筆。
他每天都擔心有壹天會吃不上飯。後來他看到家裏買了新車,以為終於不用過苦日子了。結果他媽騙他說這是他家裏彩票買的車。
為了鍛煉他,他的父母編造了壹個又壹個無法自圓其說的謊言。終於有壹天,他們再也躲不開孩子了。
他們認為窮養是對男生的鍛煉。在物質上對男生不好,從來不滿足。這樣可以激發男生性格中的“硬”,激勵他們學會吃苦,學會承受生活中的挫折。
正如馬薇薇所說:
過度的結果就是讓男生對物質和金錢有更強烈的欲望。
所以我奉勸家長們,家裏有兒子的,壹定要舍得為孩子花錢。
當然,錢壹定要花在對的地方,尤其是教育方面,這樣孩子以後才能更好。
第三,願意讓孩子“犯錯”
有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們非常嚴格,他們不讓他們犯任何錯誤。在父母看來,他們這麽做是為了自己好,以免長大後走彎路。
但家長們從來沒有想到的是,妳沒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錯誤和失敗,而當他們真的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會選擇最極端的道路,比如離家出走,自殘,甚至自殺。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小的時候,不允許犯錯,不允許經歷失敗。他們長大後會灰心喪氣,沒有勇氣去嘗試,最終可能會壹事無成。家長壹定要以此為戒。
孩子小的時候受再多的挫折也沒關系,只要不吃苦長大就好。
要讓孩子取得成功,高情商的培養必不可少。可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及時給他們準備情商培養的書籍,每天抽出十分鐘陪他們壹起閱讀,幫助他們培養高情商,讓他們在社會上有家的感覺。
教育孩子也要註意適度。孩子在父母寬松的環境中成長,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美好。當孩子和父母成為朋友時,他們願意聽取父母的意見。
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有壹顆積極向上的心,就看父母怎麽引導了。他們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的。
我們應該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壹樣接受孩子的缺點!
讓孩子在自己的時區裏成長,不慌不忙,不慌不忙,孩子舒服了妳就開心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成為壹個人格健全的人。
我相信,當妳用溫柔和愛去對待孩子的時候,他會感受到這個世界上最少的傷害,最大的善良,最強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與其語重心長地告訴孩子,不如花時間給孩子看。
就我個人的教育理念而言,蕭藝希望我的女兒和兒子擁有獨立自信的人格和壹顆富有同情心的心。
我個人理解的男生的獨立,是給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並為之奮鬥。
男生的自信,就是給他們堅持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同情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所以我喜歡給孩子講故事當朋友,或者看繪本壹起成長。我們要放低姿態,不要苛求父母的面子,要和孩子壹起成長。畢竟育兒就是養自己。
我壹直認為,優秀的孩子壹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背後壹定站著壹對博學的父母。
有知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壹本繪本,花費不多,但會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3-6歲是孩子閱讀的敏感期。這期間的良好訓練有助於孩子形成終身閱讀習慣!
蕭藝在準備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買了這樣壹套繪本《小鴨子的情緒管理與人格培養》。沒想到她女兒和兒子都愛不釋手,所以推薦給大家。
我和大家壹樣,壹直擔心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這些問題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最重要的是看家長怎麽處理。
我們當時也是孩子,不喜歡父母對我們的惡語相向,所以我選擇這本繪本的很大壹部分原因是裏面的主題非常貼近生活,主角的做法是我們想告訴孩子該怎麽做。
壹個* * *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會承擔責任,不會隨便發脾氣,會表達自己,會和別人分享,相信自己,好孩子有禮貌,會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會說話算數,會信守承諾。
豐富多彩的圖片,簡單易懂的故事,讓孩子體驗和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父母給孩子樹立壹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給孩子樹立榜樣,這些都是心理教養。
很多家長只是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給了別人。每個人撫養孩子的方式都不壹樣,目的都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不迷路。但是,如何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強調什麽,這是家長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孩子的理由,為什麽不陪孩子看故事書,說說自己的經歷呢?
推薦給大家的另壹個原因是,繪本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質很好,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39元有全套10小腳鴨兒童繪本。平均壹本書不到4塊錢,但也就早餐左右,甚至更便宜。這樣培養男生性格的繪本,可以記住壹輩子。為什麽不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