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小腸表裏,開竅於舌;
肝膽既表裏,又開竅於目;
脾胃表裏,開竅於口;
肺與大野相對,由鼻開悟;
腎與膀胱表裏,開竅於耳。
身體的內部器官
“臟”是指固體的器官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腎,是五臟,心包膜也叫六腑。但習慣上把心包膜貼在心臟上,稱之為五臟,概括為心包膜。骯臟的人藏起來。心藏神,肺藏神,肝藏魂,脾藏意智,腎藏精誌,故為五臟。
“腑”是指中空的器官,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因五臟中有濁氣而稱為六腑。
五臟
心臟功能
壹、主導意識——即思維、記憶、判斷等精神狀態。心主氣,所以當心臟有病時,容易健忘失眠,導致精神失常。
二、主血脈——心能主血脈,所以和血虛、血瘀有關,就像肝壹樣。
肝功能
壹、蓄血——肝病會有血虛血滯的現象。同樣,血虛血瘀也會引起肝病的發作。
二、五臟之冠——有了強壯的肝臟,就不容易生病。反之,如果肝臟虛弱,就容易生病,身體虛弱,容易感冒,喉嚨痛,淋巴腺腫大等。,都是肝功能異常引起的。
三、厭惡克制——肝臟具有喜安逸、厭惡克制的天性,所以在精神緊張時,肝臟會變得憤怒、焦慮,導致肝功能異常。更年期障礙、經理級職業病都屬於這類肝病。
脾臟功能
壹、主宰食物的吸收——脾臟吸收食物的營養物質,並分解成容易吸收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器官。因為脾臟異常,往往使消化能力下降,導致營養不良,消瘦。
二、支配肌肉、手腳——身體過胖、過瘦或手腳冰涼,不想動都是脾功能異常的癥狀。
三、主血——脾的功能下降,會造成血虛易出血的現象。
肺功能
壹、主宰呼吸——空氣通過肺部的呼吸功能進入人體,供給所需氧氣。肺部異常包括哮喘、咳嗽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第二,酸和體液的循環是主導的——體液的循環也是在肺的控制下進行的。如果肺部感染了疾病,肺部會腫脹,皮膚會逐漸幹燥。
三、支配鼻子——自從發生鼻竇炎、膿胸,就說明肺出了問題。
腎功能
壹、儲精——精有三個作用,壹是生長發育;二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成為血氣的來源;三是主導生殖功能。腎具有藏精的功能,所以有人稱腎為人體活力的衡量指標,衰老現象的出現就是腎虛的表現。
二、支配體內的水——體內所有的水都在腎的支配之下。浮腫、停滯、尿崩癥、尿頻都是腎虛引起的。
三、支配骨骼、耳朵和頭發——腎虛使人容易衰老,進而導致各種關節骨骼疾病,彎腰、重聽、脫發等現象。
六個空心器官――胃
膽汁——胃腸等器官的消化工作何時進行,何時停止,這些都是由膽汁決定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睡眠,睡眠需要相當大的“決心”才能讓所有器官進入休息狀態,所以膽氣不足的人經常失眠。
胃——能將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營養物質。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都是胃病的癥狀。
小腸——攝取食物的營養物質時,分為水、氣、血三種,然後輸入所需的器官。消化不良、腹瀉和便秘都是小腸疾病。
大腸——各種器官吸收後再排出體外的殘渣。便秘和腹瀉是大腸疾病。大腸發炎會使肛門紅腫,甚至引起痔瘡,導致肛門出血。
膀胱——把體內的水收集起來,然後送到所有需要的部位,再把多余的水排出體外。膀胱炎的癥狀是水腫和尿頻。
三焦能促進氣血津液的循環,使各器官充分發揮功能。因此,三焦之病會共同影響所有器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