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市南部,指以秦淮河為紐帶,東起東水關懷慶橋秦淮河亭,過文德橋,延伸至西水關秦淮河,直至中華門城堡,包括秦淮河兩岸的街道、民居、附近的歷史遺跡和風景名勝。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
2.中山風景區-中山陵風景區:
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位於紫金山第二高峰小貓山南麓,北依青山,南依平川。它氣勢磅礴,讓人感到崇高。孫中山先生於1925年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希望將遺體安葬在南京中山,所以死後靈柩暫時安放在北京香山碧雲寺。為尊重其遺願,於次年3月12逝世壹周年,在中山建墓,同年1929年春建成。
3.南京雨花臺:
雨花臺風景區位於南京中華門1 km處,面積153.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首批全國旅遊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集體、全國保護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單位,並通過了ISO 9001/14001認證。每年遊客人數超過200萬。雨花臺,三國吳棟,稱為獅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期,佛教盛行。據說,廣韻大師,壹個和尚,在這裏建立了壹個祭壇講學。因其虔誠,感動上天,落入雨中,故名。明清時期,景區內的雨花觀、木粉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之壹、金陵四十八景,是江南名景。
4.南京鐘山風景區
鐘山風景名勝區是南京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國務院公布的44個風景名勝區之壹,位於南京東北郊。整個地區包括50多個可供觀光的景點,包括紫金山、玄武湖、明城墻等。山、水、城、樓、林融為壹體,景色秀麗,氣勢磅礴,是中外遊客來南京必遊之地。
5.明墓:
明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後的陵墓。它位於紫金山南麓的龍符山腳下,東臨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長22.5公裏。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決定將十三陵和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墓的壹部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朱元璋的陵墓花了十七年才建成。只有墓地的最後壹部分存在。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壹是引導建築的神道;神道上站著石獸和人,墓地翼城有個小山洞可以爬到它的頂上。頂部中間是壹座石雕“明太祖墓在此山中”。第二,陵墓的主體建築是朱元璋的埋葬地。
6.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景區):
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明初是貴德的侯府,漢朝的王宓。清朝是江寧織造部,江南總督部,兩江總督部。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將其作為“行宮”。1853年3月,太平軍占領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宮殿(天王府)。
7.南京閱江樓景區:
“壹江千裏入海,兩個故事叫六百年”。這幅絕妙的對聯,是南京閱江樓六百年來滄桑巨變的真實寫照。登上閱江樓,極目遠眺,卻見浩瀚江水滾滾東流,壹覽無余,仿佛將鄭和下西洋六百年以來的煙雨盡收眼底。
8.朝天宮:
在江蘇省南京市水西門。相傳原為吳王夫差所建的鄴城,鄴城寺建於晉,太清宮改於唐,紫宮為五代吳王楊普所建。到了宋代,在大中祥符年間(1008 ~ 16)改名為祥符宮,另慶壹日。到了元代,元稹(1295 ~ 1296)壹改玄學觀,謀求大元興永壽宮。南京朝天宮是江南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位於南京市區西南。古時候叫山治,因為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這裏煉鐵鑄劍,後來的皇帝都在這裏修建寺廟和宮殿。明朝洪武年間(1384),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為“朝天宮”,意為“祭天”、“迎天子”。
9.遊子山休閑旅遊區:
遊子山“這裏風景很美,只是外地來的客人。”2000多年前,孔子登上遊子山,看到青山綠水,湖光山色,景色非常美麗。但吳楚之爭留下的創傷仍隨處可見,他不禁感慨萬千,思鄉心切。他覺得自己是壹個漂泊的遊子,缺乏諫君愛民的本領,是時候回到家鄉,頤養天年了。幾年後,孔子在曲阜因抑郁癥去世。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聖人,把這座山命名為遊子山。
10,南京海底世界:
有200多種,10000多種海洋魚類,6只來自南極的帝企鵝,20多只溫帶企鵝,30多種北極熊、北極狐、海豚、海獅等海洋哺乳動物。南京海底世界有壹條由180度亞克力透明玻璃制成的隧道,長74米,寬3米,高2.4米,蓄水量4000多噸。其中有100多種海洋魚類,讓妳漫步海底,欣賞迷人的水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