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有什麽區別?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有什麽區別?

中國三國,合稱七魏名士,成名晚於“建安七子”。包括嵇康、阮籍、單濤、湘繡、劉玲、王戎和阮賢。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省修武壹帶)竹林下常聚七人,恣意酣暢,酣暢淋漓,故稱竹林七賢。\ x0d \ x0d \嵇康(224-263) \ x0d \ x0d \嵇康(223-262)姓Xi,原籍會稽(今浙江紹興),祖上因避仇遷址。他家雖是儒家,但不師從老師,只說擅長老莊。嫁入魏宗室,官散於大夫,故又稱散於中。崇尚自然養生之道,著有《養生論》,主張“順其自然”。他與王戎、劉玲、湘繡、單濤、阮鹹、阮籍交遊密切,被稱為“竹林七賢”。後來由於與利益不同,便去做官,以其為己輩,再著書立說,與陶絕交;因為與鐘會的隔閡,他四十歲時在司馬昭被殺,成為將軍。嵇康山以演奏絕唱《廣陵散》而聞名。有《冀中三際》,以魯迅編纂的《冀中嵇康》為精華。\x0d\\x0d\阮籍(210-263) \ x0d \ \ x0d \三國時期曹魏末年的詩人。字黑宗,竹林七賢之壹。尉氏人,曾任步兵校尉,史稱“阮步兵”。崇拜莊子、莊子之學,但政治上采取避災的謹慎態度。與嵇康、劉玲等七人為友,常聚竹林下,自得其樂,被譽為天下竹林七賢。阮籍是“始聲”的代表,其中詠懷詩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通過比喻、象征、寄托等不同的寫作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以古諷今,形成了“悲憤悲涼、晦澀曲折”的詩風。除了詩歌,阮籍還擅長散文和辭賦。九篇散文,最長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此外還有《清思賦》、《首陽山賦》等六首。有《鴿頌》《猴頌》。《隋書經籍誌》考錄《阮籍集集》十三卷,但恐怕已失傳。明代張浦編撰《阮步兵集》,收集漢魏六朝藏書130部。最接近黃節的是《阮步兵愛情詩劄記》。據史書記載,魏文帝司馬昭想向他的兒子阮籍的女兒求婚,阮籍醉酒60天,讓司馬昭沒有機會開口,壹壹作罷。這些東西在當時頗具代表性,對後世影響很大。\ x0d \ x0d \單濤(205-283) \ x0d \ x0d \聚源,“竹林七賢”之壹。西晉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年孤獨,家境貧寒。好老莊理論,交嵇康阮籍朋友。單濤要離職了,想叫嵇康接替他的位置。嵇康寫信和他分手。四十歲時,是公主書。單濤見司馬懿與曹爽爭權奪利,視而不見,不問世事。司馬師上臺後,想依附他,被提升為秀才,除了博士之外,還挪到了尚書吏部。司馬昭在蜀中以鐘會作亂,以西征和任濤為行軍車馬。趙晉封為公,陶主張以為太子。卻說魏稱帝,立為大鴻臚,加車為校尉,為新老大。出冀州刺史,鎮巴尹渠,搜羅人才三十余人。為仆,移為尚書吏部,少府太子,左仆。官員的每壹次選擇,先秉承晉武帝的意旨,親自作出評論,稱為“山公告”。因為老毛病,我已經辭職很多次了,不被允許。拜完司徒雷登,恢復辭官回國。共十卷,已失傳,今有叢書。\x0d\\x0d\項修(約227-272)\x0d\\x0d\生於淮(今河南省西南)。魏晉竹林七賢之壹。從官員到黃門侍郎,都是散騎的常侍。他寫了《莊子》《發明好奇心》《激起玄風》《秋水》《至樂》等筆記,但筆記還沒寫完就去世了。郭象《敘述與概括》之後,別是壹本書。早年失傳,現存《莊子·朱》,可視為項和郭的* * *著作。他主張“明教”與“自然”的統壹,主張儒道合壹。認為壹切都是灑脫的,但“上下”也是出於“自然”,不能以求“自由”來違“明焦”。擅長詩詞歌賦。他對嵇康、陸安《思老賦》的悼念,很悲涼,也很有名。\x0d\\x0d\劉玲\x0d\\x0d\出生於郭培(今安徽省蘇縣)。竹林七賢之壹,善飲酒品酒。魏末,為建威參軍。晉武帝在位之初,呼籲對策,強調無為而治,因此被免。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的倫理道德。為了躲避政治迫害,他染上了酒癮,裝瘋賣傻。有壹次壹個客人來訪,他壹絲不掛。客人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居所,以房間為衣服。妳為什麽鉆進我的褲子裏?”“他的放蕩不羈的行為顯示了對明朝禮儀的否定。只有壹篇,酒德頌。\x0d\\x0d\阮賢\ x0d \ x0d \陳留偉(今河南)西晉人,本名鐘嶸。“竹林七賢”之壹。阮籍的侄子,與阮籍並稱“大小阮”。李灌騎了壹個侍郎來補平太守。思想開放,不拘小節。擅長演奏直頸琵琶,後改名阮弦,簡稱阮。\x0d\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單濤、湘繡、劉玲、王戎、阮賢\x0d\建安七賢:孔融(說的是曹植)、陳琳、王燦、徐幹、阮_、應_、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