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壹個,是新的壹年的開始。春天的開始預示著萬物復蘇的開始。在這個季節,植物和動物感到陽光變得越來越溫暖和濕潤。樹枝柔軟,動物活躍。人的身體和情緒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這就是中醫理論中“天人相應”的表現。
壹、要早起鍛煉:《黃帝內經》:“三月春,謂陳之生,天下生,萬物榮。我們晚上躺下,早起,繞著球場大步走,慢下來讓我們的誌向成長...這個春天應該是健身的方式。與之相反,則傷肝……”。春季,自然萬物皆有陽,適當的運動可以調動人體的陽氣,使氣向上向外流動,使氣機通暢,疏泄陽氣,有利於促進冬季封存的精血和氣到達四肢經絡,達到改善四肢關節功能的效果。我們都聽說過“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其實這句話不僅表達了鼓勵人們努力的意思。還指出,春季鍛煉的選擇時間應與冬季不同:春季建議在早晨鍛煉。太陽升起後,雖然氣溫依然較低,但與冬天的寒冷刺骨不同。春日的陽光充滿了陽氣。只要采取適當的保暖措施,就會感受到“春暖花開”的感覺。此時人體更容易吸收自然界的精氣和陽氣。所以,這個季節盡量不要睡懶覺。建議妳起床後盡快清醒過來,多做壹些類似拉伸的動作,比如八段錦裏的“舉手撐三焦”“左右開弓如射雕”。這兩個動作有利於人體氣的表達和筋的拉伸。經絡可以氣血滋養,所以有韌性,有力量。非常適合患有頸椎病、肩背部肌筋膜炎、腰肌勞損疼痛的朋友使用。早上可以利用等公交和電梯的時間做幾個簡單的動作,可以感覺到脊柱和四肢有力的拉伸,精神振奮。如果妳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慢跑,騎自行車,掛單杠,壓腿拉伸肌肉關節,可以讓妳壹整天都充滿活力。
第二,要有壹個平穩的心情:肝主泄,喜調,厭郁。在這個季節,人會有比較明顯的情緒波動。有甲亢、肝病、高血壓等問題的朋友更要註意,伴隨這些疾病的體質往往是肝陰不足。在這個季節,妳急躁易怒,可以吃壹些水分多的蔬果。另壹方面,壹定不要把不開心的事藏在心裏,不說出來,也不要表達出來。這些不開心、抑郁的情緒會被壓抑在體內,從而導致氣滯肝亂。嚴重者可能導致肝郁氣滯,痰濁內生,易發神經瘤、骨瘤。這裏推薦壹些比較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宣泄、引導、調節這些情緒,比如出汗、喊話唱歌、用氣功調息呼吸、傾吐表情來抒發肝氣、暢通氣機等。
三、春季要遮風:自然界“風、寒、夏、濕、燥火”六邪中,春季為最盛之邪,風為百病之長,易借春季人體開合之機發作。“風善多變”、“易攻陽位”、“頭為萬陽之會”,膽經運行於頭、面、耳、耳後;肝經運行於踝部;而頭、面、膝、踝等部位由於肌肉較薄,氣血相對較弱,往往容易受到攻擊。“春捂秋凍”,尤其要註意遮蓋頭部、面部、膝蓋和腳踝。對於有頸椎病、頭痛、頭暈、肝炎、膝骨關節炎、膝關節痛的朋友,更要註意“春捂”。不要因為春天氣溫暫時升高就馬上脫冬裝,因為早晚氣溫還低。氣溫驟降時,更要註意添衣保暖,尤其是頭部、面部、頸部、膝蓋、腳踝的保暖。
第四,要合理飲食:建議盡量少吃太酸的食物,如烏梅、酸棗、酸菜、醋等。因為酸性,不利於肝氣的表現。可以吃壹些適當發芽的食物,如韭菜、豆芽、蔥、蒜等。也可以選擇壹些牛羊肉、辣椒等食物。但是要避免辣椒和酒精,很容易上火。在此提醒有皮膚瘙癢、皮疹脫屑、肝炎等疾病的朋友,聽從專科醫生的建議,防止皮膚病、肝病復發。
除了以上的提醒和建議,在臨床工作中,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骨科醫生也總結了壹些經驗,分享常用中藥和簡單易行的方法:1,穴位調筋,按摩指導:點開門、太沖穴、風池穴;用五指梳理頭發,手掌在兩側摩擦。能起到行氣解郁、疏通氣血、通達楊琪的作用。2.用壹些常見的中藥代替茶葉或浸泡外用。如菊花、玫瑰花、陳皮、少量桂枝代替茶葉,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解郁除煩的作用。也可用伸筋草、雞血藤、桂枝適量煎服,用藥湯洗關節或足浴泡腳,可舒筋活血,疏通關節。
在準備進入春天的時候,壹定要讓自己的身體適應春天的氣候特點,利用春天的陽氣護肝,激發五臟的活力,強筋健骨,溫煦關節,順氣通脈。讓身體在剛剛開始的新的壹年裏壹年四季都有好的狀態。
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