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就納悶了,到底選哪個更健康呢?
喝礦泉水
自然界中的水通常由鈣和鎂的碳酸鹽組成。雖然鈣的密度不高,但由於每天飲用,且飲水量大(成人飲水量為1500-2000ml/天),是壹種可持續的人體補鈣方式。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水並不是我們獲取礦物質的主要來源,所以不需要刻意追求礦泉水。水就是水,主要作用是補水。
喝開水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的張梅博士,之前做過水中礦物質含量(包括鈣、鉀、鎂、鈉、鍶)的研究,最後發現純凈水的礦物質含量最低,礦泉水和開水都是半斤。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賈凱提醒,無論是礦泉水還是礦泉水都和燒開的自來水相比,礦物質含量其實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好的水源是開水。
白開水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比如糖友壹般腸胃功能都不好,有些降糖藥還能刺激腸胃,而茶等其他飲料會增加對胃黏膜的刺激,加重患者胃部不適。此外,白內障患者需要多喝開水,否則壹旦脫水,可能會產生壹些異常的化學物質,損傷晶狀體,加重病情。腎臟不好的人也應該多喝開水,這樣可以促進體內代謝產物或毒素的排泄。
茶
茶葉能對人體起到壹定的保健作用,這主要取決於其富含的茶多酚,茶多酚具有壹定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能清除體內多余的自由基,提高機體免疫力。
比如綠茶,主要由多酚類物質——兒茶素組成。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建議如果每天攝入足夠的兒茶素,這種物質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250mg/天),降低血糖、血壓、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400mg/天)。
需要提醒的是,茶葉中還含有咖啡因,在壹杯含2g茶葉的綠茶中,咖啡因約為20mg。因此,適量飲用茶(3杯/天)和咖啡(2-4杯/天)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威脅。
另外,姜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的姜辣素能刺激口腔中的酶分解,祛除口臭,即口臭。
其實每壹種水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作為日常攝入的水,白開水可能更適合。
喝足夠的水對健康意義重大,但前提是正確飲用。以下三種喝酒方式,哪種最像妳?
第壹種喝法:不渴就不喝。
很多人都是這樣。他們覺得渴了就應該喝水。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馬冠生教授說,當妳感到口渴時,妳的身體已經缺水了。當失水達到2%~4%時,人體口渴,尿液呈暗黃色,影響工作和認知能力。
當妳達到中度脫水的狀態時,妳會感到非常口渴,皮膚幹燥,聲音嘶啞,甚至全身無力。而缺水超過20%,就可能導致死亡。所以建議大家按時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想起喝水。
第二種喝法:壹飲而盡。
壹口氣倒水不僅會增加腸胃負荷,還會增加“水中毒”(低鈉血癥)的風險,引起惡心、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等癥狀,所以大家要註意避免這種危險的飲水方式。
建議妳在壹天中的各個時段合理分配每天需要喝的水總量,壹次200ml左右。
第三種喝法:不知道怎麽調節。
壹般來說,壹個健康的成年人壹天的補水量在2000ml左右,所以妳可以按照壹次200ml左右的量在壹天的不同時間合理分配,但是對於壹些特殊情況要學會靈活調整。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黃小立建議,劇烈運動後,應註意少量多次飲水。喝了兩三口,應該停下來以後再喝。天氣幹燥,食物太鹹,感冒發燒,就需要補充水分。
簡而言之,自動自覺地喝水,不要在口渴的時候喝水。喝酒的時候註意控制速度,不要急,靈活調節。
除了喝水,如何喝茶也是壹門大學問。健康喝茶。記住這幾點。
壹項涉及5萬人的研究發表在《國際癌癥雜誌》上,該研究再次表明,食用溫度過高的食物,包括燙過的茶(60),會刺激食管黏膜,使其受到損傷,導致水腫或充血。如果長期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形態學改變或增生,可增加465,438+0%的食管癌風險。
這種茶含有大量咖啡因。如果喝多了,會刺激交感神經,增加心跳加快、心慌、胸悶、氣短等不適的幾率。而且其中的茶堿能興奮大腦皮層,使人煩躁失眠,所以睡眠不好的人不要在下午四點以後喝茶。
空腹大量喝茶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損傷胃黏膜,所以最好盡量避免這種喝茶模式,尤其是有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人。
如果同時喝茶,接觸到煙酒這兩種“壞東西”,就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茶葉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受到農藥等有害物質的汙染,而“頭邊茶”有壹定的洗滌作用,最好扔掉。
總結:有人喜歡喝水,有人喜歡喝茶,沒有問題。但是有些人喝完茶還是會覺得口渴,建議可以在喝茶的基礎上補充壹點水。同時,飲水量也需要控制。太多或太少都不好。茶、礦泉水和開水,妳更喜歡哪壹種?
#民謠零計劃# #家庭健康衛士# #守護白銀時代世界#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