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長壽為樂,以死亡為悲,以通達為榮,以貧窮為恥;我不以追求全世界的利益為己任,不以統治世界為顯要地位。光輝會說清楚,但壹切最終歸結為壹樣,死與生沒有區別。
原文:
不喜生,不哀;不成功,不醜不窮。我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卻不為自己在乎這個世界。顯而易見的時候就清楚了。壹切盡在壹屋,生死如壹。
來源:《莊子外篇——戰國莊子》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莊子的散文哲學博大精深,是中國古典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僅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學史上不朽的散文家。無論在哲學思想上還是文學語言上,他都對中國歷代思想家、文學家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奇特,文筆多變,充滿了浪漫主義,又以寓言的形式幽默諷刺,對後世的文學語言影響很大。其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構成了莊子獨特奇特的想象世界。“塵埃之外,怪事發生。”(劉熙載《文藝大綱》)莊周寫了《莊子》(被道家奉為南國經典),道家經典之壹。
《韓曙文藝誌》中記載了《莊子》五十二篇,現存僅三十三篇。
《莊子》具有很高的哲學和文學研究價值。魯迅先生曾說:“他的文筆是汪洋的,風度全是方的。晚周諸子之作,非首也。”名篇(《漢文學史大綱》)有《逍遙遊》、《萬物之論》、《養生大師》等。,而《養生大師》中的“我對牛的巧悟”在後世尤其流行。
司馬遷用簡潔的文字介紹了《史記》中莊子的生平,卻沒有提到莊子的話。休這個詞是唐朝提出來的。據說他寫了十幾萬字來鑒定老子的思想。
莊子這篇文章的結構很奇怪。看起來不緊,往往來得突然,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停就停。汪洋做事不計後果,變化無常,有時看似不著邊際,隨意上竄下跳,但思緒卻能貫穿始終。句式也豐富多樣,或順或倒,或長或短,詞匯更豐富,描寫細致,常常押韻不規則,極具表現力和獨創性。
莊子筆下的汪洋恣意,形象奔放,想象奇特豐富,情感潤澤曠達,給人壹種超凡脫俗、高貴奇妙的感覺。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獨壹無二的,他的文章體系已經從記錄形式中分離出來,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壹個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