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鬼哭”產生陽。
《黃帝內經》中說“邪合則氣虧”。也說明壹旦邪氣在體內聚集,我們的陽氣必然會受到影響,人體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的支持。陽氣越多,氣血就越充盈,人自然就強壯了。
另外,清明期間,大地逐漸清氣,也是人體陽氣上升的時候。此時體內肝氣逐漸達到頂峰,肝氣過盛肯定會傷脾,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的運化靠脾,所以清明節要以“生陽、調肝膽、健脾胃”為養生重點。
所以,在清明節,人要做的就是疏散體內的邪氣,生成陽氣。艾火是純陽之火,有移三陰、通十二經脈的功效。艾灸火持續燃燒,可使艾火的純陽和暖氣從肌表滲出,體內陽氣通達。
但是,清明節齊灸有壹個重要的穴位,即“鬼哭穴”。在針灸大成中,人們相信當艾灸時,邪惡的靈魂會在淚水中消散,當邪惡之氣消失時,楊燦就會恢復。所謂“鬼哭穴”,其實就是雙手拇指處的少商穴。清明節難免傷感,消散太陽之靈。這個時候灸少商穴就完美了。
灸少商穴不僅有助於人體恢復陽氣,還有助於調理氣血,使人體精神煥發。
日月點
太陽是太陽,月亮是月亮。日月穴是從膽經采集血液的穴位,具有采集血液和補充膽經的作用。因此,艾灸此穴可以生陽,補充人體氣血,同時可以疏肝利膽,清除體內濕氣,達到中和陰陽的效果。
至陽穴
此穴名至陽,意為督脈的氣血在此處吸熱後可轉化為天空之陽,故有疏肝理氣、溫陽通絡的作用。清明期間艾灸此穴,有助於緩解因過度悲傷而滯留體內的悲傷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