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粥的營養成分有哪些?

粥的營養成分有哪些?

粥煮好後,上面漂浮著壹種細膩、粘稠、油膏狀的物質,中醫稱之為“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不認同。其實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媲美參雞湯。

粥油通常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制成。中醫認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有補中、健脾和胃的作用。它們用來熬粥後,很大壹部分營養物質進入了湯中,尤其是粥油,是米湯的精華,滋補力不亞於人參、生地等珍貴藥材。

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米油“黑瘦之人食之,肥而白百日,養陰之功勝於耕地,宜日留壹碗,輕取之”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飲食譜中饒有興趣地認為“米油可以代替人參湯”,因為它與人參具有相同的功能。

中醫有句話叫“年齡過半,殷琦過半”,意思是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腎精不足的問題。經常喝粥油,可以有補腎益精,延年益壽的功效。產婦和患有慢性腸胃炎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元氣不足。喝粥油可以補充他們的活力,增加他們的體力,促進他們早日康復。

粥油最好空腹喝,再加少量鹽,可以起到將“藥”導入腎經的作用,增強粥油補腎填精的效果。據紫琳單方介紹,這種吃法對性功能障礙的男性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另外,在嬰幼兒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粥油也是不錯的選擇。

擴展數據

在中國有記載的歷史中,粥的痕跡壹直伴隨著我們。關於粥的文字最早見於周樹:黃帝開始煮谷為粥。

中國的粥在4000年前主要用於食用,2500年前首次入藥。《史記·扁鵲臧宮傳》記載,西漢名醫淳於髡用“霍奇粥”治療王琦病;漢代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寫道:服用壹段時間的桂枝湯,飲壹升多熱粥助藥,就是有力的例證。

在中世紀,粥的作用是將“食用”和“藥用”高度融合,進入具有人文色彩的“養生”層面。

宋代蘇東坡寫了壹本書說:“夜饑時,吳勸君食米粥,雲能推陳出新,益膈胃。”。粥又快又美,喝完粥睡覺也很奇妙。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也極力推薦吃粥養生,認為可以延年益壽。他曾寫過壹首詩《吃粥》:“天下人皆是年長者,而我卻沒有意識到,目前我要向人民學習,只向神靈吃粥。”由此,世界對粥的認識提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

可見,粥和中國人的關系,就像粥本身壹樣,又濃又粘。作為壹種傳統食物,粥在中國比在世界上任何壹個國家都重要。

百度百科-粥(食品)

百度百科-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