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的選擇是養豬的基礎。無公害生豬養殖前,應合理選擇養殖場,養殖場應遠離垃圾場、屠宰場、化工廠、醫院等可能的汙染源,防止環境汙染物影響生豬健康。農田也應能方便穩定地獲得清潔無汙染的水源,以保證飲用水供應的可靠性,但應遠離水源,避免養殖汙水造成汙染。有條件的農場選址時,要考慮獲得牧草和青飼料的方便性,盡可能靠近天然牧場或林區。農場所在的區域要平坦開闊,通風條件好,大片荒地最適合農場建設。此外,要合理協調養殖場的面積和密度,滿足養殖效益的要求,同時保證養殖場的空間布局合理,生豬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這對改善生豬體質和豬肉品質,降低疫病的發生率和感染率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養殖管理上,要對養殖環境進行嚴格的清潔消毒,定期清洗,徹底消毒滅菌,不留死角,消除細菌和病毒環境中的生存條件。對豬糞應當采取無害化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可以采用幹糞清洗技術替代傳統的水洗方式,減少水的浪費,減少糞便汙染,便於糞便的回收利用。糞便回收後,經過集中發酵和堆肥,用作農作物和牧草施肥的有機肥料。沼氣池技術也可用於發酵糞便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生產沼氣。沼氣作為壹種清潔能源,可用於發電和室外供暖,也有助於減少汙染物排放。實現無公害生豬養殖,應從建立無公害養殖場入手,遵循相應的建設標準和規範。確保選擇高地和幹燥處作為施工場地,並做好排水設施和防疫控制,確保排水和防疫的地理便利性。同時,無公害養殖場不應建在屠宰加工廠或化工廠附近,應遠離人群密集區或交通要道。養豬場外要開挖防疫溝渠,修建隔離綠化帶。
養殖場內部布局要規劃好,生產區要規劃在上風向,汙水或病豬處理區要設置在下風向。農場的幹凈路和臟路要獨立修建,避免交叉。保證飲用水、汙水、糞便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在飲水設備上安裝自動飲水噴嘴。應設置不少於7平方米的豬遊樂場。仔豬是無公害養豬的重要基礎,應選擇雜交豬,因為雜交豬會保留多個親本的顯性基因,抗病性強,能提高豬的產量和品質。同時,雜交仔豬對飼養和飼養管理要求低,可有效降低無公害養殖成本。在購買仔豬時,要重點觀察其進食情況和精神狀態,了解其體質特點,避免購買病豬,影響飼養效果。同時,養殖戶要加強對仔豬來源的了解,向信譽好的養殖戶購買仔豬,盡量從正規豬場引進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