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栽培條件
1.溫度:生姜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其抗寒、抗旱能力較弱,植物只能在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溫度為25 ~ 28℃,低於20℃時發芽緩慢。
2.光照:生姜耐陰但不耐強光,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因此,栽培時應搭起遮蔭棚或間作作物進行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照射。
3.水分:生姜根系不發達,抗旱耐澇性差。所以對水的要求特別講究。生長期,土壤過幹或過濕,均不利於生姜的生長和膨大,容易引起病害和腐爛。
4.土壤:生姜喜歡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性重、水分多的低窪地帶生長不良,在保水性差的貧瘠土地上生長不良。它最需要鉀肥,其次是氮肥,磷肥最少。
生姜的種植方法
1,中耕除草:壹般生姜出苗後用水中耕1 ~ 2次,及時除雜草。旺盛生長期,植株逐漸密閉,雜草發生減少,可采用人工除草,無公害生姜生產最好不要使用除草劑。
2.適時澆水:生姜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對含水量要求嚴格。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是明智的。夏季高溫期間要及時澆水降溫,雨天要及時清除田間積水,減少姜瘟的發生。
3.合理追肥:生姜苗高30厘米時每畝施尿素20公斤,或用清糞水澆苗。立秋前後施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地下根莖膨大時每畝施尿素65,438+00 ~ 65,438+05公斤,硫酸鉀65,438+05 ~ 20公斤。
4.及時土壤栽培:生姜的根莖生長在土壤中,需要黑暗和潮濕,所以需要栽培。壹般在立秋後,除草施肥相結合,培土2 ~ 3次,播種溝逐漸變成壟,防止根莖裸露地表。
5.遮陰降溫:生姜是壹種喜陰的植物,不耐高溫強光,夏季生長期要遮陰,促進生長。遮蔭方式有多種,可采用棚架遮蔭,也可與高稈作物玉米間作。
6.病蟲害防治:當生姜發生腐爛時,拔除病株,挖出帶有病原菌的土壤,在病穴內撒石灰,用幹凈的無菌土填實。斑點病每隔7 ~ 10天噴灑50%百菌清800次,共1次,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防治姜蛾和姜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