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女,44歲。在我剛剛做的驗血報告中,血沈方程K值為7.53(參考範圍13-93),血液屈服應力為2.59(參考範圍6.84-15.07),紅細胞電泳時間為13.69(參考範圍13.76-20.04)。
分析:
紅細胞沈降率方程的k值
紅細胞沈降率的快慢與血液成分的變化密切相關,而血液成分的變化又與紅細胞的數量(HCT)直接相關。血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HCT,HCT成為影響血沈的主要因素。如果HCT很高,血沈會減慢。相反,血沈會增加,HCT會降低。ESR和HCT之間有壹定的數學關系。通過對血沈方程K值的計算,將血沈轉化為獨立於HCT的指標,使血沈方程K值比血沈更能客觀地反映紅細胞聚集性的變化。
正常參考值:14-94
臨床意義:ESR方程k值超過正常參考值,即>:94: 00時紅細胞聚集性增加,血沈加快。紅細胞沈降率與方程k值的關系:
1)血沈上升快,K值大,說明紅細胞聚集性高,血沈肯定快。
2)血沈正常,但K值大,說明HCT增高,紅細胞聚集性不高,說明血沈還是快。
3)血沈快,但K值正常,說明HCT降低,但紅細胞聚集性不高,實際血沈不快。
4)血沈正常,K值正常,血沈壹定正常,說明紅細胞聚集性不高。
血沈方程K值:為了使血沈更準確地反映紅細胞聚集性,需要消除紅細胞壓積的影響,這就使得血沈方程K值,即去除紅細胞壓積影響後的血沈校正值,可以校正由於貧血或血液稀釋導致的血沈“假”增長率,所以只有血沈方程K值增大才能用上述六七項指標判斷紅細胞聚集性:
紅細胞聚集的紅細胞沈降率K值
高高高高。
高正常正常
正常高度
正常正常正常。
計算ESR方程K值的目的是排除紅細胞壓積幹擾的影響,客觀反映紅細胞的聚集性。t | k值的N2”
公式如下:k = ESR/-[1-h+ina] s。
其中:ESR為ESR;H為紅細胞壓積,計算時可換算成小數(如當H為40%時,可換算成0.40): 1-H為血漿:In的比值,指以E為基數的自然對數(即Ig2.71828)。
血沈K值低說明妳的血沈指數可能是貧血。
建議妳去醫院相關科室做進壹步檢查。祝妳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