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陰陽四時設事:《壹千塊錢應為方子,道林宜修》壹文說:“常人臥,春夏朝東,秋冬朝西。”《老老恒言》引用《寶勝新鑒》說:“臥之地,春夏朝東,秋冬直西。”即認為春夏屬陽,頭應東臥,秋冬屬陰,頭應西臥,以符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2)睡東臥:有養生專家主張頭應常年臥東,四時不換。《勞勞恒言》引用《記玉藻》壹文說:“睡東是頭壹回,意為臥氣。”頭為所有陽之會,人體最高處,氣血升發之地,而東震位主春,能升發萬物之氣。所以頭朝東躺可以保證清升化濁,頭腦清晰。
(3)隨季節變換臥位方向:有養生專家認為應根據不同季節變換臥位方向,即春季先東,夏季先西,冬季先北,以應對四季。
(4)忌頭朝北臥:《壹千塊錢到邊,道林養自然》提出:“不要頭朝北臥,不要睡在墻北。”《老恒言》也指出“先不臥北,即避殷琦”。古代養生專家在這壹點上基本壹致。認為北方屬水陰之陰位,主冬寒,畏北臥陰寒之氣,直傷人體元陽。破壞無神之屋。臨床調查表明,老年人頭北腳南臥位的腦血栓發病率高於其他臥位。國外資料顯示,頭北腳南躺著容易誘發心梗。
總之,臥姿與健康的關系是壹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2.睡姿:古人雲: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健康專家認為,走路、坐著和躺著都有關鍵。如果妳能做到這壹點,妳自然會活得更久,而不要求生命。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睡姿,但有三種睡姿:仰臥位、俯臥位和側臥位。歷代醫家和養生專家對此有很多論述,可以概括如下:
孔子在《論語》中說:“睡而不屍”,“睡而不倦,感而不倦”,意思是以側屈睡為佳。《千金要方,道林養性》雲:“側跪有益於人之力,以正臥為佳。”《道藏·混景源》說:“仰睡,恐失精,側身而屈。”這說明側臥比仰臥好。側臥可以益氣活絡,仰臥容易引起噩夢、遺精、打呼嚕。側臥也不同於俯臥。氣功專家的口頭禪是:“側臥蹲虎麻痹屍”,認為側臥有利於調整青龍,使肝脈舒達;俯臥位有利於調節白虎,使肺脈下降。然而,現代調查發現,俯臥位不利於呼吸、心肺血液循環,也不利於面部美觀。《伊稀靜靜睡》中說:“若左側臥,則屈左腳,屈左臂,用手托住頭部,伸右腳,右手放於右大腿之間;右側臥則相反。”這壹段講的是左右側躺的方法。《石誡》曰:“臥右也”,《續博物誌》曰:“臥左肋也”。古今醫學中,右側臥是最好的姿勢。這是因為右側臥的好處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胸腔內對心臟的壓力,有利於減輕心臟的負荷,增加心輸出量。另外,右側臥時,肝臟位置最低,肝臟儲血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