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村是摩天嶺腳下的艾蒿坪村,位於武安市西北56公裏。建村以來,村民少病無癌,世代壽命都在85歲以上,因此被稱為“長壽村”。
沿著深褐色的石板路進村,在村邊的懸崖旁,壹股清澈甘甜的泉水從巖石中湧出,匯成壹條小溪,汩汩而下。由於泉水富含礦物質和中草藥,村民常年飲用,少生病,長壽,故稱“長壽泉”。來這裏的遊客要坐在泉邊茶幾旁的石凳上。在欣賞深谷幽林美景的同時,他們會從山村熱情的姑娘手中接過裝滿泉水的杯子,壹飲而盡,享受清涼自然的泉水,回味甘甜。喝完再灌兩瓶上山用。
摩天嶺最高峰海拔1747.5米。這裏有山有谷。這座山物產豐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覆蓋著油松、樟子松等數十種珍貴樹木。蒙古櫟、漆樹和栗樹。有數千畝野生連翹茶林,有黨參、丹參、黃芪、柴胡、何首烏等200多種中藥材。因為植被茂盛,氣候濕潤,雨水充沛,被山上多種藥材的根過濾,滲透到地下,形成了甘甜的泉水。連翹有清肺消炎的功效。村民采摘嫩葉蒸成茶,用泉水沖泡,壹年四季飲用,故有保健作用,故稱“長壽茶”。
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長壽村
長壽村位於鴉鵲嶺鎮西南部,東鄰枝江市安福寺鎮和平村,南接長湖村,西接慕童村,北接五龍村。地形為丘陵、丘陵、田園、林地,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雖然黃美公路從村裏經過,但是交通不是很方便,而且是壹個比較偏僻的山村。
新中國成立前,長壽屬於高倩鄉第八倉儲區。新中國成立,最初為長壽村。1952年9月,撤村並改長壽鄉。1954年3月,以長壽鄉為單位成立了多個互助小組。1956 10長壽鄉並入新昌鄉,成為兩個高級合作社,高九社和高適社(方沖九社,長壽十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成立長壽、方沖大隊,下轄6個生產隊。1959年3月,長壽管理區9中隊,10中隊。4月以後,1961,名稱逐漸改為地方名稱,分別為方沖、長壽。1984年9月,在“政社分開”和換屆選舉中,大隊管理委員會更名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村組調整,長壽、方沖合並為長壽村,4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組。村委會位於董家吳昕,距鎮政府13km,全村面積12.7km2,耕地3249畝,村民551人,1887人。2005年糧食總產量2049噸,油料總產量312噸,生豬出欄5820頭,柑橘總產量1360噸,經濟總收入20190萬元。村“兩委”按照“平地建高產糧田,旱地坡地建優質果園,外出務工增加經濟收入,引進外資改變環境”的總體思路,帶領村民壹步步前進,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村民小康生活奠定了基礎。
3.雲南省楚雄州姚安東川鎮長壽村
行政村隸屬姚安東川鎮,位於東川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5km。通往鎮上的道路是柏油路,交通便利,距離縣城1.5km。東臨旭光壩,南接北街,西接官屯鄉山坡村,北接堤角。轄25個村民小組。目前有1511戶,農村人口6057人,其中農業人口5982人,勞動力3709人,其中從事第壹產業2343人。
全村面積7.63平方公裏,海拔1.870米,年平均氣溫1.5.9℃,年降水量646.1.2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烤煙等農作物。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98元。農民收入主要靠糧食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