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我壹個人回到工作崗位,工作生活有規律。我經常步行或騎自行車上課。我在路上無聊的時候就聽《喜馬拉雅》或者《學習的力量》的有聲讀物,壹天下來就記住了。
這幾天聽了喜馬拉雅的《黃帝內經》,惠比壽的聲音不緊不慢,富有磁性,講的內容有新意,引起* * *聲。聽了第三遍後,他開始寫下壹些要點。
?《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蘇文》,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經典,也是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壹(另外三部是《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傳統上,《黃帝內經》被歸類為養生治病之書,但廣播員認為它應該是體現中國人人文價值觀的經典。我同意這個觀點。
?開宗明義“從前在黃帝,生為神,弱而能言,幼而忠,長而敏,功成名就,升天”。六句話,24個字的對黃帝生平的簡明描述,體現了中國人文價值觀的模板。“升天”不是為了在天上成仙,而是為了獲得開悟,為了圓滿和清白。
?《黃帝內經》作為壹部傳統醫學經典,是中醫的必修書,也是中國文人養生的經典著作。高明的中醫是“治未病”,是修身養性的引路人,是身、心、體調養的顧問。
每壹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用什麽價值觀來經營自己的人生?真正意義上的養生,並不局限於身體健康,而是經營壹生。身體健康只是養生過程中很小的壹部分,是養生要達到的最低要求。衛生保健應包括四個層次的要求:
首先,活著,和所有動植物壹樣,是生命的最低標準;
其次,好好生活,不生病,豐衣足食,身心愉快;
第三個工作是明白這個生命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第四,采取行動,讓人們過上有意義、有質量、有回報、有成果的生活。
經典是壹面鏡子,妳看著它,我也會看著它。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活著,還是活得明明白白?知行合壹,行動時要真正知道自己是什麽,做什麽,而不是懵懂無知。
?人不是生病而是活著。充其量,他們過得還不錯。關鍵是行動。當壹個人身體好的時候不知道做什麽,那他的病就沒好。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之後發生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健康本身。養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生命健康,更重要的是為了健康的活著。
現在大部分人都認為癌癥是絕癥,得了癌癥就覺得完了,分崩離析。其實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壹句廢話。傳統文化通常說壹切都是完美的。人生最大的絕癥不是癌癥,而是無知,“無知,愚蠢如遊魂。”
真正的治愈是治愈智慧的疾病,而不是身體的疾病。壹個聰明的醫生應該在疾病發生之前對其進行治療,就像扁鵲所說的那樣,也就是說,提前處理那些尚未發生但可能發生的事情。那是最高的標準,自然也是最博學的醫生,可惜妳壹輩子都遇不到他們。高明的中醫能治標,能解決疑難雜癥,能以藥除病,已經是不可遇而不可求了。現在妳遇到的大部分都是照方抓藥的傻醫生……甚至是“偽中醫”。沒有騙錢收錢的討論,是這個時代的悲劇。其實高明的中醫在任何壹個朝代都是極其罕見的,笨醫生也算是為人民健康做貢獻,不需要太苛求。
?我們希望真正聰明的醫生不僅能解決今天的健康問題,還能幫助妳解決以後的問題。自然是真的奢侈了。別想了!只有妳聽了,讀了,妳自己才能體會,才能思考,然後妳就不用那麽糾結,更不用說那麽糾結,認識自己,帶著病生活,和自己和諧相處。靈魂* * *存在並合二為壹,塵歸塵,土歸土,妳還是妳自己。
?要活得明白,按照作者對中國文化健康價值體系的描述,我聽了,也記住了,但又覺得有些迷茫。也許我再聽壹遍就不壹樣了……畢竟妳連壹點知識都沒有!
下午6: 37晚飯前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