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就不壹樣了,不富裕,但是喜歡吃魚,因為我們奶奶總說:吃魚又好又甜!
魚的營養價值高,不用我說。魚的味道壹般人用“鮮”,奶奶說的是“甜”。菜品本身的“沈浮”往往在我們永遠記住壹種味道的時候就被割裂了。
我吃了魚的美味,甜味是用來取悅妳的。
奶奶可以說是壹個幸福的小女人。她有壹個當廚師的丈夫,也是我們家的爺爺。我記得爺爺和奶奶結婚五十周年是在2008年。那天,爺爺悄悄讓小女兒買壹束花,在奶奶吃飯的時候送給她。奶奶笑得好難受。
爺爺說:妳真美,比花還美。
奶奶說:老了還是很漂亮。妳就是嘴甜了幾十年。
爺爺說:我給妳做了幾十年的魚。妳說那魚每天都很甜。至於我,我吃了鮮味,把甜味留在嘴裏取悅妳。
這壹招,即使到了今天,爺爺的狗糧依然撒了壹地。
藏在廚房裏的幸福是甜蜜的。
喜歡吃魚也很簡單,蒸、炒、煎、燉、紅燒都是家裏和飯店做的,但是我奶奶平時出去吃飯不吃魚,因為怕被魚刺卡住。壹個經常吃魚的人害怕魚刺,不奇怪嗎?是的,聽說奶奶的喉嚨好像特別窄,還喜歡吃魚。她小時候經常被魚刺卡住喉嚨。爺爺同意和曾祖父壹起娶奶奶。聽說是因為他有壹個很好的絕技:可以做無骨魚!
說起魚骨,鯽魚是最好的代表。從鯽魚身上去掉魚刺聽起來很難。
鯽魚,最常見的淡水魚,也可以說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魚。張愛玲說:“我恨無香海棠,我恨有骨鰣魚,我恨未完成的紅樓。”
“鯽魚蒸蛋”是爺爺經常做給奶奶吃的壹道菜,也就是奶奶常說的魚甜。
無骨魚的“清蒸鯽魚蛋”就是這樣做的。魚從骨頭裏分離出來,然後用水蛋蒸。吃的時候,滑滑的雞蛋和魚可以放心的壹起吃。沒有放蛋的蒸法,很明顯魚和骨頭是分開的。除了去骨鯽魚,爺爺還能把很多種魚做成去骨魚,比如草魚、鰱魚、鱅魚、青魚等等。
壹般南方人都喜歡這樣蒸魚,味道就像奶奶說的那樣鮮甜。
這種素蒸,把魚切好放在盤子裏,放幾根姜絲和蔥花,在蒸鍋上撒點鹽蒸幾分鐘,撒上狗糧。爺爺也會放壹些撕碎的紅棗,以示愛意。這種超簡單的配料方法並不華麗繁華。但是,也正是這份綿長的親情,讓奶奶心裏甜甜的,久久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