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喜歡飯後吃些水果,有些人喜歡飯後散步。事實上,這對他們的健康是極其有害的。那麽飯後如何養生呢?飯後養生有哪些禁忌?下面介紹壹些飯後養生的註意事項:
餐後養生三忌
1,飯後立即吃水果
危害:時間長了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
原因:食物進入胃後,需要消化1 ~ 2小時。如果飯後馬上吃水果,會被之前吃過的食物擋住,導致水果不能正常消化,容易形成脹氣。因為水果含有很多單糖,很容易被小腸吸收。如果堵在胃裏,會引起脹氣和便秘。
小貼士: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吃。飯後吃水果不僅增加胃腸道負擔,對正常人來說問題不大。需要註意的是,水果中除了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外,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對壹些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有影響,比如微量元素。所以,最好在兩餐之間吃水果。對於血糖升高的人,尤其不建議飯後立即吃水果。
2.飯後立即喝大量的水。
危害:容易引起腸胃疾病。
原因:馬上喝水後,胃內壓會升高,使胃裏的食物在消化前進入小腸。另外,喝水後稀釋胃液,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也不利於胃酸殺菌。
小貼士:吃飯的時候要有湯和水。這有助於溶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利於小腸的消化吸收。另外,飯前壹小時左右空腹喝水,因為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器官的消化液來完成的。飯前壹小時喝水可以保證分泌足夠的消化液,有助於消化吸收,又不影響組織和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
早餐前最好空腹喝水。因為睡了壹夜,體內水分流失較多,血液濃縮。起床後喝壹杯水,可以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管擴張恢復。空腹飲水宜用溫水,果汁、淡茶、蔬菜汁等清淡飲料也可。牛奶、豆漿、雞蛋等。不宜空腹食用,宜在餐時或餐後食用。
3.飯後喝濃茶
危害:中國人愛喝茶,所以和他們壹起喝茶好像就是全套服務了。但是飯前飯後喝濃茶是非常不好的行為。這會導致長期消化不良和缺鐵性貧血。
原因:飯後喝茶會稀釋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影響營養的消化吸收。如果茶葉中含有茶堿,茶堿可幹擾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鈣、鋅、鐵等微量元素與茶堿共存時,吸收率會明顯下降。茶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飯後喝茶會使胃中未消化的蛋白質與鞣酸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沈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此外,茶葉會阻礙鐵的吸收,長期飲用甚至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飯後做這個有助於長壽。
早飯後半小時吃點水果,按摩壹下膝蓋。
無論是面包牛奶等即食早餐,還是以粥、油條、豆漿為主的傳統早餐,都存在營養單壹的問題。早餐後吃點水果是對早餐的很好補充。最好的選擇是獼猴桃和草莓,因為這兩種水果的維生素非常豐富。早上服用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提神醒腦,保證早上的工作效率。
早餐後,可以按摩膝蓋或者拍打小腿外側。理論上講,早上7-9點,胃經在中醫經絡中稱為“長壽經”,經過膝關節。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復揉揉膝蓋,可以使腸胃通暢。此外,還可以拍打小腿外側5分鐘。有足三裏,人體最重要的穴位。飯後打有助於延年益壽。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習慣在早上運動,但是吃完飯馬上運動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運動強度大,還會引起腹痛或者腸胃疾病,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也是很危險的。因此,至少在早餐後半小時做運動。
午飯後半小時喝杯酸奶,打個盹。
對於那些午飯後還得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來說,午飯後喝杯酸奶是很有必要的。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等有機酸,有助於形成細膩的凝乳,從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時能降低腸道的堿性,增加腸道的酸性,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而且研究發現,酸奶中的酪氨酸還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高度緊張和焦慮。
午飯後半小時是調整身心狀態的關鍵時刻,上班族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小睡壹會兒。中午午睡可以緩解壓力,提高記憶力,哪怕只有十分鐘,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如果睡不著,最好讓嗓子休息壹下,尤其是那些話多的人。妳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伸伸腰,踮起腳尖,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腦。
晚飯後半小時做家務,打經絡。
在忙碌的壹天中,晚飯後的時間是最充裕的,人們也喜歡在晚飯後安排很多事情。但是,飯後養生有幾個禁忌。
第壹,不要急著喝茶。我國人民有飯後飲茶的習慣,但茶葉中的大量酸性物質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結合,導致食物中鐵的流失。最好半小時後再喝。
第二,不要急著洗澡泡腳。這樣做會增加體表血流量,減少胃腸道血流量,從而削弱胃的消化功能。建議先休息1~2小時。
第三,不要急於運動。很多老人習慣飯後馬上去社區或廣場參加壹些活動,比如廣場舞、拳擊等。為了避免身體不適,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去。
那麽,這段時間我該做些什麽呢?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這半個小時很重要。大約是晚飯後30分鐘,人體小腸開始吸收。這段時間有意識地鍛煉身體,可以有效減肥。所以,不妨利用這段時間打掃房間,整理書桌或衣櫃,或者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按摩,都可以起到消耗熱量的作用。
另外,飯後半小時喝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幫助脂肪代謝。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拍打經絡,主要針對任脈,也就是小腹以上的中間部位。這裏分布著很多重要的穴位。吃完後從上到下輕輕拍打20分鐘,可以幫助消化,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