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藥用功效
性苦、甘、澀,性微寒。
歸經:肺、肝、胃經。
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咯血、嘔血、外傷出血、瘡腫、皮膚皸裂、肺結核、咯血、潰瘍出血。
淺談白芨
1.滇南本草:治癆肺氣,補肺虛,止咳,消癆咳血,斂肺氣。
2.經典:主癰腫瘡疽,陰傷筋死,胃邪,賊風甚緩。
3.藥性理論:治熱郁滯,主陰下虛,面上丘疹,滑筋。
4.唐本草:去手腳,嚼爛敷。
5.本草:常用於治療金瘡的方子。
白芨的藥物處方篩選
1,流鼻血:唾液,白芨粉,鼻梁上下,加白芨粉。
2、心痛:白芨、石榴皮,各二錢,細研,加蜂蜜做丸子,如黃豆。每次吃三片,送醋湯。
3.女性白芨、川烏均分粉末,用壹塊薄布包裹,放入陰道,感覺腹部發熱。每天使用壹次。
4、瘡瘍:白芨粉半塊錢,放入清水中,水清後撈出,將藥攤的厚紙貼在患處。
5、外傷骨折:白芨粉二錢,酒調。
6.刀傷、火傷:將白芨、煆石膏研成粉末,撒在傷口上。
7.嚴重吐血:每天服用白芨粉,米湯。
白芨的藥用禁忌
1.外感咯血、初發肺膿腫、肺胃實熱者不宜服用。
2、紫應及時使之,反烏頭,恨離石,畏梅仁,杏仁。
3.癰已潰,不宜服苦寒藥。
白芨保健藥膳
1.百合冰糖燕窩
材料:白芨15g,燕窩10g,冰糖少許。
方法將白芨洗凈,切成薄片,去除鳥體上殘留的毛窩。將兩種食材壹起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水,蒸至熟,濾去殘渣。鍋裏加入冰糖,水煮開,去渣,糖汁倒入燕窩。
能補肺養陰、止咳止血,適用於肺結核、肺氣腫、咯血。
2.百合肝陽湯
材料:白芨15g,羊肝100g,姜、蔥、鹽各5g。
做法將白芨洗凈,放入燉盅中備用。羊肝洗凈切片,姜、蔥切片。將白芨放入鍋中,大火燒開,放入姜、蔥、鹽,再用小火煮半小時,放入羊肝煮熟。
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患者。
壹些專業知識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