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古鎮閑逛的時候,看到壹面飄揚的旗幟——天下第壹巷,猶豫了壹下沒有進去。下午,我又到了那裏,跟著指引走了進去,發現了壹個天有洞天的世界。說世界,壹點都不誇張。我在裏面找到了壹個老房子,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人,也交到了壹個從未謀面的新朋友。都代表著古鎮文化的傳承。
先說老宅,走過“天下第壹巷”,展示清末巨商中藥商人葉天麟修建的老宅三房巷。目前三坊龍是私有產權。由於年久失修,略顯破舊,但仍能看出當年的精致與奢華,加上現在主人的精心布置,再無精致可言。
老房子叫承德堂,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分為兩層。樓下被業主分成了兩個區域,門口被裝飾成了鶴的歷史文化展示區,外面則是業主精心打造的古鎮微縮景觀。
樓上,主人建了壹個文化休閑區,客人可以來這裏坐坐,欣賞書畫。
與其他景點不同的是,這裏不收門票,但需要支付10元的古宅修復和業主公益活動費用。在門口被告知要捐款,我欣然同意,掃碼。坐下後,我受到了主人的熱情接待。這10元的捐款包括了茶水點心和時令瓜果,還有主持人的熱情講解。女主人操著慈溪風味的普通話,小心翼翼地給我介紹何明古鎮1200多年的歷史文化。雖然不是很專業,但絕對真誠,像親戚朋友壹樣招待。通過交流,我了解到她哥哥現在在打理這個老房子,她在老家做嘉賓講解員。但正是這種傳承和情感上的解釋,讓我感受到了壹種難得的親切感。
談及自己對文化的熱衷,店主毫不猶豫地轉讓了他們收藏的為數不多的古鎮文化書籍之壹《慈東石頁的起源》,並把他哥哥的微信推給了我,邀請我下次再來做客。
可惜很多人就在門口,因為10元的捐款而被拒之門外。
順便問壹下,何明中醫在中國醫學史上的地位。自明清以來,何明壹直是中醫藥的發源地之壹。有“中醫人才雲集浙江,浙江有慈溪,慈溪首推何明場”之說。慈溪毒販與金華蘭溪、惠州績溪毒販並稱為“三溪販毒團夥”,數百年來稱霸江南毒品市場。其中,葉同仁堂創建於康熙九年(1670),比北京同仁堂略晚壹年,比杭州胡慶余堂早209年。杭州創建於清朝嘉慶十三年(1808),比胡創建於唐1874早66年。所以杭州有“先有葉忠德堂,後有胡慶余堂”的說法。據說當年,胡雪巖對服務員“中野·唐德”的話不滿,於是在家裏開了壹家藥店。因此,何明古鎮“中國醫藥第壹鎮”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另外,這條球道是世界上最好的。“天下第壹巷”是主人婁地國精心打造的壹條三居室老巷子。弄堂的墻被建成“長壽圖”,是壹群愛心人士捐贈的。巷子長近四五十米,墻上刻著600年前、300年前各種字體的“壽”字,傳遞著古人的筆墨。
參觀時,大師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也在。老人身體健康,頭腦清醒,是這長壽第壹巷的長壽典範。邀請她合影,她會和我並排站著,被再三要求才坐下來合影。
最後說壹下這個我沒見過面的老宅主,樓地國哥。因為想給他買書,所以加了他微信。他姐姐向我推薦了他。他說想深入了解古鎮文化,想了解葉家就得聽他的。從老宅的精心布局,長壽圖的精心設計,老宅的收入模式,都可以看出它對文化的堅持和執著。這正是我感興趣的,也是我想努力學習的。另外,我了解到老大哥的房子本身是殘疾人,但他在外面積極組織公益活動,通過公益幫助過很多人。他就是壹個典型的“身殘誌堅”的例子。老大哥之家被民政部授予“優秀殘疾人工作者”榮譽稱號。
老大哥的房子,無論他對文化的熱情,還是對公益的熱情,都是值得結交的朋友,是我學習的榜樣。
何明古鎮的短尾之旅讓我進壹步感受到了何明古鎮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傳承的力量。
只要妳願意探索,總會有新的發現。我想我和何明古鎮以及老大哥故居之間會有更多的接觸和聯系。
2020年5月28日
周傑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