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系和諧是婚姻和諧的首要因素。自古以來,人們就為夫妻和睦相處,構建和諧家庭提出了許多有益的主張。儒家把夫妻關系列為三項基本原則之壹,非常重視夫妻道德,提出了“夫忠妻從”的行為模式。班昭寫《女誡》,對儒家的夫妻道德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夫妻之道,有陰陽參與,通達神明,信(誠)天地大義,也是人倫之大節。正是在“禮”重男輕女的時代,“詩”即“關雎”。從觀點來看,這並不重要。夫不德則無禦女,女不德則無夫。”夫妻關系是以天地之德為基礎的,直接影響到家庭之德、社會之穩、倫理之樸。
在儒家的討論中,夫妻關系的和諧是被很多經典言論討論的。下面是壹些摘錄和壹些評論,供現代家庭參考。
身(1)不能(2)為道,不能(3)為妻;因此,如果人們不遵循道,他們就不能對他們的妻子做事情。——《孟子》?專用”
註:(1)正文:自我。(2)線:跟隨。(3)否:指路不落實。(4)制作:制作。(5)做不到:命令不能服從。
註:古語有雲“做人先要正直”。作為丈夫,如果他不走正道,那麽他的妻子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妳不道德地驅使妳的妻子,她不會服從。即使不得不,也會是不願意,不願意,意思是“不說話不行”。現代社會,有些夫妻,丈夫行為不檢點,對妻子為所欲為,勢必破壞感情,影響家庭和諧。
夫妻軟。——賈誼:“新書?禮記”
註意:夫妻之間,重要的是丈夫圓滑,妻子溫柔,這是夫妻之間產生恩愛感情的基礎。如果夫妻脾氣不好,不利於和諧。
夫若夫妻,義近親,恩善...恩情廢,夫妻分居。-“曾經是?女性戒律
註:夫妻之間,遵循道德才能相親和諧,相愛才能百年好合。否則夫妻之名不復存在,離婚也就不遠了。
如果丈夫不公正,女人就會不幸福。——顏之推:《顏家訓?管理家庭
註意:如果丈夫不忠,妻子會沒心沒肺,不聽話。夫妻之間要有情有義,婚姻才能長久。
修養要幹凈,對長輩要尊敬,對仆人要溫柔(10),對食客要寬大(2),不要讓君子輕易看出來。這是壹種禮貌,自然比丈夫更重要。——《遼史》?女性傳記
註:(1)柔韌性:柔順。(2)寬容地撫愛:寬容地養育後代。
註意:妻子怎樣才能得到丈夫的尊重?自愛,孝順長輩,溫柔對待丈夫,寬厚對待後代,是禮義之法。否則就是輕浮,被君子所不齒。
夫妻,全憑仁義,...老公深情(1),父子夫婦等等。.....愛,人的內心深處,愚蠢的智慧之所***(2)也。任何傻瓜都會忘記他的妻子。——《全唐文學》卷131王績:《答之信》
註:(1)左:升,使。(2)研究所* * *:研究所* * *有。
註:夫妻因情因義捆綁在壹起。愛來自於人的內心,屬於每壹個人。有了友誼,即使傻瓜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妻子。
情侶在壹起的時候,恩情還是很好的...作為客人,梅綺是(1)真誠的。——李誌:《焚書》卷二《書答?與莊春福
註:(1)梅綺:比喻夫妻互相尊重,互相愛護。
註:以梅綺為例,互相尊重,是夫妻恩愛的表現。
女人對老公,是要和她壹輩子在壹起(1),榮辱與共,平安* * *。——張履祥:《楊遠先生文集》卷四十八《荀玉子下》
註:終身護理:生活護理。
註意:妻子是丈夫壹生的寄托,丈夫要與妻子同甘共苦,平安度過。否則只能“災難來臨時各自飛”。
我不相信我能原諒別人而不原諒我的妻子。——唐甄:《隱書?夫婦
註意:丈夫要寬容,不是寬容妻子,是寬容別人,這是別人不相信的。
夫妻反目(1),無法坦誠相待。——《周易》?小牲畜
註:(1)反對:不和諧。
註:夫妻反目成仇,整天吵架。怎麽會有和諧?
這對夫婦和後來的家人成了朋友。——程:“少年派瓊林?夫婦
註意:只有夫妻和睦相處,才能實現家庭的和諧。古語有雲,“家和萬事興”,家和夫妻先和睦相處。
夫妻之道,有無私交(1)。和為父母宜,私為兄弟害(2);和則不失情,私則不保。善(3)者,君子之大戒;對私人利益的克制並不等於對和平的克制。——唐甄:《隱書?客廳
註:(1)私:偏好。(2)妨礙兄弟:傷害兄弟感情。(3)豪內:偏愛妻子。內:妻子。
註意:夫妻組成壹個小家庭,小家庭永遠生活在大家庭裏。所以家庭和睦的方式是以和睦為基礎的,沒有偏愛和睦。還有孝敬父母,以免失去親情;重男輕女會傷害兄弟感情,也會影響夫妻感情,讓夫妻感情無法長久。所以,丈夫不能盲目偏愛妻子,放棄偏愛的目的是為了和諧相處。
情侶對了,然後壹切都對了。——李贄:《焚書》卷三《雜記?夫妻理論
註:夫妻關系正確,自然壹切都是對而不惡。這個所謂“先走正道”也是說的。
現代社會,夫妻矛盾多,感情破裂,導致離婚率高。雖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現代夫妻缺乏家庭責任感。沒有婚姻意識,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離婚。雖然儒家的婚姻倫理理論不是金科玉律,但它對現代夫妻構建和諧婚姻是有益的。
道家對婚姻倫理的論述不多,主要是把婚姻解剖為性:
道教煉丹術體系神秘,內容復雜,包括養生、外丹、內丹、齋戒和雜術。養生術有煉氣、日曝、忌糧、食、導、行氣、房事、調理飲食。
煉氣法是壹種與瑜伽有關的神秘修煉方法。
曬太陽的方法在今天並不叫日光療法,但它也有壹些神秘的機制和神秘的程序。男人手捧“壹日”二字,將身體暴露在陽光下,稱為“吸收陽光法”。而女性則在黃紙上拿著黑色的“月”字,暴露在月光下。男女不同,遵循陰陽五行學說。
妳不吃煙火,谷米。《山海經》說:“烈谷山在海河中間。山上有神,也有人。他們吸風喝露,不吃五谷雜糧。他們的心像深泉,他們像處女。”這是關於壹個仙女。
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對篇》中寫了兩個如何避谷的故事。其中壹篇引用陳仲公《聊齋誌異》說,縣城居民張光鼎在逃難時,把壹個四歲的小女孩藏在壹個有豎洞的古墓裏,幾個月只給她幹糧和水。三年後她回來,想收集女兒的屍骨,但她還活著。原來,她是在被剝奪食物後,在墳墓裏學習做動物,以呼吸為生。張光定找到了那個會呼吸的動物,原來是壹只大烏龜。道教宣揚的過谷故事,是壹個無法考證的神仙故事,很奇怪。道士也吃松子等不常見的東西,但不是什麽都不吃。什麽都不吃的,大多是那些沽名釣譽,以公開吸氣為生,偷偷吃五谷雜糧的人。1989左右,鄭州無線電廠退休工人顧自稱“山泉大師”教人“為糧食做貢獻”,到北京廣播器材廠講學,致使無數“為糧食做貢獻”的人餓死。(塗建華:《走出騙局》,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版,第317頁)
氣功大師嚴新也宣傳過破谷的力量,認為不餓著肚子破谷就是精力充沛,因為他“打開了自己的‘營養庫存’——儲存了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人體的生命物質。”(郭清華:中國超人藝術時報文藝出版社,1994版,第97頁)現代氣功中的“過谷”手法,繼承了道家養生的“過谷”手法,並進壹步加以誇張和神秘化。
引導,也就是身體的伸縮,是壹種比較溫和的體操,可能是從巫師祈雨時的舞蹈演變而來。指導後來被稱為功夫和內功。李約瑟認為,指導的思想基礎可能是古代中醫的觀念,即人體的毛孔容易堵塞,毛孔堵塞導致血液停滯而致病。除了指導,還有按摩。今天的太極拳和香燭就是典型的引導體操。
儒家和佛教把性交藝術作為教學原則來討論和操作是不可想象的,但道家做到了。研究人類最敏感、最隱秘的性技巧,在生理學上具有重要意義。馮友蘭先生說:“道教是世界上唯壹不太與科學對立的神秘體系”,與此有關。當然,道教煉丹術對現代化學和醫學的貢獻也不容忽視。
房間藝術之所以能被道家研究,與“陰陽學說”的盛行不無關系,陰陽學說以二氣解釋世界,男女就是陰陽二氣的典型。所以道教認為,性不僅不是長生不老的障礙,而是重要的幫助。男女私下練習性愛的時間稱為“陰陽養生”。其目的是借精存精。同時,兩性要互相補充,互相滋養,如《玄女經》中的“壹陰壹陽必相合”。
明代就有關於性交的書籍,可能更早。1903年,葉德輝收集了《素女經》、《神秘女經》、《玉府秘籍》、《洞紫萱》、《天地大樂》,編撰了《雙眉經·黑暗系列》。唐代詩人白居易有壹個弟弟,名叫白行健。據說《天地陰陽頌》是白行健寫的。《日本醫心方》成書於公元982年,但直到近千年後的1854才出版。它和郁芳·姚智都包含了許多古代性藝術的片段
宮內手術大部分都不離譜,離譜的都很遠,比如“滋陰補陽”“補腦”。在陳的《白鹿原》中,有壹個郭娶了第二個妻子,名叫小娥。“我不要嬰兒睡覺,但我要為他做日期。”每天晚上,把三個幹棗塞進給女人吃的地方,泡壹夜,第二天早上洗幹凈,給郭空腹吃。”(陳:白鹿原,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版,第128頁)道家“養陰養陽”的本義是男人“做愛不泄”,“數女人不射精”。因為“女性性交的高潮可以加強男性的活力,所以男性的性行為應該盡可能延長,以達到滋陰養陽的目的。”(《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69頁)這些方法都成了小說中泡棗的方法,民間也有很多類似這種說法的版本,對小說家來說絕非空穴來風。但是,這種方法能達到“補陽”的效果嗎?”《白鹿原》說“郭吃了腌棗,返老還童兩年”。
《後漢書》中記載了“填精補腦”之術,書中說冷壽光的成功術導致長壽。所謂精子回流,就是在射精時壓迫陰囊和肛門之間的尿道,使精液進入尿道,隨後隨尿液排出體外。道家並不知道這壹點。他們以為精子上去了,就可以滋養身體了。道教稱之為“黃河上遊”。據說民間還是有很多人踐行寬容的。
道教宗教行為中最神奇的是把壹般的婚姻生活和個人的私人實踐公開化,成為壹種儀式。這種儀式被稱為“中氣真術”,也稱為男女“合氣”。這種技術始於公元2世紀張亮和張道陵時期,到公元400年,在孫思邈的領導下,已經非常普遍。“合氣”之術的目的是“釋罪”。齋戒後,在新月和滿月之夜,起初有壹種叫“龍纏虎”的舞蹈,後來是公開的宗教組合,或者教眾在寺廟的廂房裏用各種手法進行連續性交。這種會眾鄙視階級,重視人性,不分價值與修行,相互交融的交合儀式,讓苦行僧和可敬的儒教目瞪口呆。
時至今日,氣功門派眾多,交媾之術再度興起。據悉,1994被取締的非法組織國際氣功科學聯合會主辦的報紙《國際氣功報》曾刊登廣告,舉辦函授班,傳授道教“玄決丹道”和“陰陽雙修”。
道教藥方除了養生之外,還有外丹、內丹、齋戒、雜術等。練內丹,就是練體內之氣,使之固於五臟而不外泄,精氣融於壹丹,做到“長春不老,與天同息”,也就是練丹田之氣。現代氣功中的真氣、丹田之氣、經絡之氣、臟腑之氣,以及放松、呼吸、行氣、靜氣、守法等修煉理論和方法都來自內丹理論。外丹包括白術,然後煉丹。用各種技術提煉的煉丹術有大黃丹(氧化汞、氧鉛)、小黃丹(硫化汞)、輕粉、膏(氯化汞)等。隋唐時期煉丹達到高潮,唐朝很多皇帝都是因為誤國而死。當然,煉丹術還發現了固體王水的制作和雄黃的冶煉,發明了火藥。《道藏》中有關外丹術的著作約有100種。齋戒雜術包括齋戒、加持、咒術、踏鬥、騎跳、五逃、守庚申、抑魂控魄、變術。
陰陽五行學說是道教的思想基礎,貫穿於道教的宇宙生成論、神仙譜系、煉丹術的各個方面。丹道方面,《神仙經》、《易經》以陰陽五行的微弱丹刻作為進退的象征,表現坎、李、水、火、龍、虎、鉛、汞的法門意象。道家煉丹,如候天、望空、星宿天命、道術神奇、大地完整,都離不開陰陽五行。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很吸引人。漢武帝是壹個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壹個叫李的人,自稱神仙,到長安去討好皇帝。這位先生五十歲了,卻自稱七十歲,讓人覺得是仙風道骨。邵軍說,“使性物質和朱砂可以變成黃金,黃金可以使人長壽,如果他們吃和喝”,並促進了他的煉丹術理論。然而,這位年輕的先生在被傳授長生不老之術之前就去世了,這讓武帝非常遺憾。武帝沒有想到這壹點:怎麽能說死了就死了呢?
同樣的笑話也是在蘇聯開的。Bogomolets成功地研究了壹種關於長壽的理論。他宣稱人可以活到150歲。斯大林對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很感興趣,所以壹直關心他的研究工作。Bogomolets的要求被無條件滿足,物質和精神都有收獲。被斯大林授予各種勛章和榮譽稱號:科學院院士、斯大林獎獲得者、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博戈莫萊茨於1946年去世,享年65歲。斯大林比漢武帝更開明。他恍然大悟:“看來這家夥騙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