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治療前庭腺囊腫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前庭腺囊腫的方法有哪些?

該病的臨床特征是局部腫塊伴有脹感。其發生多與肝功能異常有關,或因情誌不遂,肝氣郁結,或寒邪入侵,肝脈郁結,可引起血液循環不暢,局部停滯。在臨床上,本病應與外陰癤腫相鑒別。

1.氣滯

主要癥狀:陰部包塊,按之柔軟,推之可動,有墜脹感,或兩側腫脹。舌正常或紫暗,舌苔薄,脈弦。

分析:肝脈繞過陰器,導致情誌不暢,肝氣郁結,局部氣血凝滯,可見陰部包塊,有沈浮感。肝郁氣滯,故兩脅脹滿,舌脈為肝郁氣滯之象。

2.冷凝固

主要癥狀:陰部包塊,按之軟,推之動,脹之感,或小便長,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脈緩。

分析:寒邪侵入肝脈,血液在局部為寒凝血瘀,可見外陰腫塊、殘證、舌脈均為寒凝血象。

本病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有手術禁忌癥,不能手術者,可采用中藥治療。

第壹,辯證選擇

1.氣滯

治療:疏肝行氣,活血散結。

藥方:逍遙散。柴胡10g、白芍15g、白術15g、當歸15g、茯苓15g、丹參15g、赤芍15g、枳殼10g、木香10g。局部腫痛者,金銀花15g,連翹15g,蒲公英20g可以添加;如果腫塊較硬,可加入海藻15g、海帶15g、炒穿山甲30g。

2.冷凝固

治療: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處方;陽和湯加減。熟地黃25g,白芥子10g,鹿角膠15g,肉桂5g,姜炭5g,麻黃5g,生甘草5g。荔枝核15g;腫脹嚴重者可加用;大便溏薄者,可加赤石脂15g、補骨脂15g、山藥15g、白術15g;氣血兩虛者,可加黨參20g、白術15g、川芎10g、當歸15g。

第二,其他療法

(-)熏蒸洗滌法

1.苦參、蛇床子、黃柏、艾葉、芒硝、白鮮皮、白礬各15g。加水煎30分鐘,取藥液100ml,加醋10ml,每日熏洗兩次。

2.公英、紫花地丁、花雙20克,丹參、赤芍、三棱、莪術15克。每日1次,煎服熏洗。

(3)外敷法

七厘散加適量風濕骨痛藥酒外敷患處,每日12小時以上,共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