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半生已過,順其自然。

半生已過,順其自然。

作者:洞察,亦雲亦白

生活真的很難,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不知不覺,妳的人生已經過去了壹半。

漸漸的,不再那麽多愁善感,不再沈湎得失,面對生活,更多的是來自歲月的順從和尊重。

莊子說:“事順,悲歡不能進。”

人到中年,才知道後半輩子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就是順其自然。

01

近年來,病態的“養生熱”開始流行。

壹方面,忍不住忍受最貴最深的夜,無法拒絕各種垃圾外賣,間歇性暴飲暴食,持續自虐;

壹邊是枸杞保溫瓶和醫學養生書籍,停不下來的保健品和保健儀器,處處小心。

放縱欲望時沒有節制;過度保護是沒有原則的。

《莊子·養生之道》說:“治者以為經能護體,能全生,能養親,能經年。”

意思是人要順應自然,合理處理人與外物的關系,不要拼命追求外物,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保存自己的自然,保存自己的精神,享受自己的生活。

不要勉強,順其自然,適度,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97歲去世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談及養生之道,直言有“三不”:

不挑食,不過度運動,不交頭接耳。

他主張“按照科學規律,順其自然”對待自己。

回顧季羨林的壹生,有順境,也有很多坎坷,也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如果不是順其自然,陶冶心性,很難想象他能這麽老。

懂得順其自然,克制欲望,科學適度對待身體,自然健康的人。

與生理學的自然規律相反,用力過猛實際上是有害健康的。

02

不是每壹朵花都能開花結果,也不是每壹條河流都能奔向大海。

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能壹帆風順,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人的壹生難免會遇到起起落落。

學會順其自然,才能安而不亂,清靜舒適。

王陽明就是這樣。

出身書香門第,早年讀書,科舉失利,後終於步入仕途。然而,他卻因直言不諱而被判入獄40年。

出獄後,他被貶到貴州隆昌,做了壹名小官吏。

壹路上,他躲過了政敵派來的幾次暗殺,歷盡艱辛逃到了龍場。

當時的龍場是壹片慘絕人寰的野死,地處偏僻,癤子眾多,交通不便,很多人死在這裏都回不來了。

而王陽明卻壹點都不抱怨,他隨遇而安,面對困難卻很坦然。

由於沒有地方住,他自己建了壹個小屋。壹到下雨,小屋就濕漉漉的,難受極了,他就住在壹個山洞裏,這個山洞後來被稱為“陽明洞”。

水土不服,三個追隨者生病,王陽明就照顧他的追隨者,給他們做飯,唱歌,講故事。

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自己種植作物,並把漢族的許多先進的農業和建築技術帶到了那裏。

王陽明後來回憶說:

“我在外地兩年了,也受過毒害,但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壹直保持著積極的心情和樂觀的態度,不像別人那樣悲傷和沮喪。”

人生艱難曲折。

順其自然,活在當下,妳可以在失意時更從容,在煩惱時更從容。

王陽明說:“順其自然,為所欲為而不逾矩。”

看淡壹切,順其自然,不要糾結,內心才會安心。

03

江洋說:“如果壹個人不想爬得高,他就不怕跌下來。他沒必要去碾壓別人。他可以擁抱純真,變得自然,專註於自己能做的事情。”

生活就像爬山。妳壹直仰望山頂,卻走不好。

順其自然,才能紮紮實實的專註當下。

江洋壹生醉心於文學創作,潛心鉆研,出版了許多書,但很少做“無用”的宣傳。

就算出版社有意邀她出山,她也會嚴詞拒絕:“我交了稿子,怎麽賣書不關我的事。”

她不想和任何人爭論,也懶得和任何人爭論。

她自稱“壹滴清水”,而不是“吹泡泡的肥皂水”,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計較虛榮心和名利。

關心的事情少了,糾結的欲望少了,做事更專註了,事情往往就成了。

因此,江洋先生在96歲高齡時,深思熟慮,滿懷激情,寫出了《行走在生命的邊緣》這樣壹部傑作。

老子曾說:“夫才不爭,故無特殊。”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爭名奪利,爭面子...

其實,越是拼,越是計較,越是失去壹顆純潔的心,越是不純潔,越是容易失敗。

順其自然,成了最聰明的求索方式。

清朝大臣左,壹生不熟悉權力鬥爭,不拉幫結派,只埋頭於事。

左更感興趣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李鴻章在官場上為所欲為的手段。

兩個人最後的成就是不壹樣的。

左收復新疆,成為後世人人稱頌的民族英雄。而李鴻章則幾乎傾家蕩產。

放下無謂的爭執,多壹點對外界事物的附和,多壹點對自己內心的尊重,多壹點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關註,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凡事不要想太多,順其自然,清風自來。

禪師呂慧曾經說過:“當妳快樂的時候,妳會找到內心的平靜。盡我所能,順其自然。”

想妳所想的,做妳想做的,跟著自己的心走,不刻意強求,這才是最微妙的做人方式。

生活真的很難,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得與失,悲與痛,與其糾結悲傷,不如學會壹笑置之。

完成不了的工作,就放手;

放慢無休止的娛樂;

未完的人情,打住;

妳不能停止生悶氣,休息壹下。

正如赫爾曼·黑塞所說,“順其自然,不要問妳能得到什麽。”

願妳後半生總有閑暇,看庭前花開花落;有個興趣,看天上的雲。

* * *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