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多九韶長壽食譜
首先,少吃肉,多吃豆類
這似乎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秘密”。我們身邊有很多“食肉動物”,比如漢堡、燒烤、烤鴨、紅燒肉。根據“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壹個人每天最好只吃75克瘦肉,也就是壹副撲克牌大小的壹塊。其中,體力勞動者和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女性和身體機能退化的老年人應多吃白肉。特別是患有肥胖癥、心臟病和高血壓的人,應該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類被稱為“長在地裏的肉”,尤其是各種用大豆制成的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絲、豆腐幹、豆腐皮等,都是蛋白質的好食物。
第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妳身體裏的鈣,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在家做飯時,除了少放鹽,還要盡量控制醬油、番茄醬、辣椒醬、咖喱等調味品的攝入量。更要註意隱形鹽,比如飯店的鹵菜、燉菜、薯片、罐頭、快餐。醋可以算是廚房裏的健康調味品。做飯的時候不妨放壹點。用米醋腌制泡菜可以降低血脂,用陳醋配面食吃可以幫助消化。煮魚骨頭湯的時候放點醋也可以幫助鈣的吸收。
第三,少穿衣服多洗澡
說到穿的少,會讓人想到“春捂秋凍”。其實秋凍不是凍人,是慢慢加衣服。適當的冷刺激有助於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能力。當室外早晚溫度降至65438±00℃左右時,“秋凍”應結束。洗熱水澡不僅可以緩解疲勞,還有助於睡眠。最重要的是洗澡的時候做壹些“小動作”,比如用手掌順時針按摩腹部,淋浴腹部,可以預防便秘。在水中擦臉可以加速血液流動,緩解疲勞。早上最好洗個澡,可以喚醒身心,睡前0到2小時最好在浴缸裏洗個澡。水溫要在40-50攝氏度,略高於體溫。
第四,少吃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試試以下幾招:感覺有點餓就開始吃,每頓飯都在固定時間吃;壹次少上壹點,或者用淺盤、透明餐具;確保至少吃20分鐘,因為大腦需要20分鐘才能收到吃飽的信號。壹般來說,每壹口食物咀嚼15-20次,可以幫助消化,避免發胖,緩解緊張和焦慮。妳不妨用小勺代替筷子,或者輪流用勺子和筷子吃飯,即使妳想快速起床,也要保證每壹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五、少吃藥,多實踐
不管妳平時多大方,吃藥也要“小氣”。遇到感冒之類的小病,最好隨身攜帶,不要隨便吃藥。老年人也要遵守“年增年減”的原則。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劑量相當於成人的3/4,不能自行增加,最多只能同時服用4種藥物。如果沒有養成鍛煉的習慣,吃藥等於白吃。最新研究表明,只要每天堅持鍛煉15分鐘,就能平均延長三年壽命,比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這些都是最好的“藥物”。
六、少車多步
壹項研究表明,有車壹族越來越多,大約25%的人已經失去了走路的習慣。研究發現,整天開車的人比喜歡走路的人患病幾率高壹倍。現代人以工作忙為借口,逃避鍛煉。事實上,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能讓免疫系統更高效地工作。
七、要的少,給的多。
平時不妨多給別人壹些幫助,比如把紙和筆借給陌生人,給街頭乞丐食物或錢,參加募捐活動等等。壹點點善意就能讓妳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社會價值,給妳帶來情感上的滿足,煩惱也就自然消失了。另外,不要和別人分享美食,不僅要和別人分享美食,還要控制自己的熱量攝入;不要偷懶,讓同事幫妳拿吃的和東西。離開座位,自己去看看能為別人做些什麽。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肌肉,防止脂肪長在身上,還能賺到不錯的人氣。
八、少憂慮,多歡笑
過於強調座位,總是想著票,屋子裏亂七八糟,放不下架子,撕不開臉,照顧孩子的焦慮掛在每個人臉上。為什麽不試試不同的表達方式呢?4歲的孩子每4分鐘就會笑壹次,大人也應該每小時笑壹次。笑不僅能提高妳的肺活量,還能幫助妳減肥,放松心情。開懷大笑15分鐘可以消耗40卡熱量。每天這樣做的話,壹年至少可以瘦1.8斤。任何人在情緒失控的時候,不妨準備壹個“情緒急救箱”,比如看壹場電影,跑幾圈,找個地方吃點零食,和孩子在壹起,排隊購物的時候和別人分享微笑,讓微笑像陽光壹樣點亮生活,同時“溫暖”內心。
九、少言多行
健康計劃不能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經常被當做“沒時間”“堅持不了”之類的借口。與其整天抱怨自己瘦不下來,啤酒肚越來越大,不如利用這些時間行動起來!否則妳只能永遠盯著別人的好身材,好長相。從今天開始,每天努力改掉壹個壞習慣,妳應該給自己存壹份健康保險。
2.長壽和良好的習慣
1.多喝水。
水不僅能救命,還是長壽的第壹要素。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水分攝入不足造成的。養成勤喝水的好習慣,適量攝入果汁和各種湯,增加水分攝入。
2.倒金字塔的飲食習慣。
妳的飲食結構必須像壹個金字塔:以充足的早餐為基礎,然後是豐盛的午餐,晚餐肯定要少,就像金字塔的頂端。記住不要在飽餐壹頓後馬上睡覺。壹定要多吃堅果和幹果,少吃薯條和油炸零食。少吃動物油,選擇植物油,尤其是巴馬產的益舒堂麻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防“三高”,延年益壽。
3.消除壓力。
笑是壓力的克星。不要擔心瑣事,讓妳的生活更輕松。不要讓自己負擔不必要的工作,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樣妳就可以選擇對妳最重要的東西,從而實現妳長壽的願望。
4.幫助他人。
妳可以幫助窮人,與饑餓的人分享食物,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看到別人開心,自己也會更開心。這能給妳帶來壹種自我滿足感。
5.樂觀。
樂觀的人更容易有長壽的信念。在對美國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所有的老人都對活到100歲充滿信心。這種信念使他們在面對生活困難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鬥誌。
6.生活只拿妳需要的,不拿舒適。
保持簡單和基本的需求對健康有益。選擇喝白開水而不是碳酸飲料,選擇走路而不是開車,選擇自己做飯而不是去餐館。生活的基本需求既滿足了妳的需求,也讓妳的身體不會因為貪圖安逸而偷懶。在這種生活節奏下,妳會越來越勤奮,而不是成為壹個天天看電視的沙發土豆。
7.愛妳的家人。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壹項研究表明,愛家人的人心理健康指標非常平均,更容易達到活到100歲以上的目標。這是因為愛妳的家人能讓妳對自己的健康有責任感。同時,多陪陪家人,少工作幾個小時,可以消除負面想法和緊張情緒。
8.拒絕服用令人上癮的食物和藥物。
烈酒、香煙、安眠藥等。會讓妳遠離長壽。吸煙會使壽命減半,而烈酒會使記憶力越來越差。依賴安眠藥會讓妳失去睡眠的能力。在妳能看到的任何地方貼上便利貼,提醒自己戒掉壞習慣,遵醫囑吃藥,多去戶外,可以有效幫助妳戒除毒癮。
9.旅行時結交新朋友。
四處旅遊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看到美麗的風景,了解新地方的歷史,收獲新的人生價值觀。結交新朋友可以讓妳的頭腦變得清晰,改變妳的思維方式,給妳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
10.練習瑜伽和冥想。
瑜伽可以通過不斷的運動,排出汗液,放松身體的每壹塊肌肉,排除體內所有毒素。冥想可以讓妳的大腦保持平靜,清除壹切雜念,保持大腦健康。
1.網友對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帖子有何評價?
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行動計劃(2020-2023年)》,其中特別指出,支持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將企業辦學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集團在推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中的作用,建設500個左右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和100個技術教育集團。方案頒布,網友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