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人們出生時,他們是裸體的。在世間忙碌了幾十年,最後,我也是什麽都沒穿就裸奔了!
3,沒有眼淚,沒有言語,沒有笑聲。
4、不讓別人擔心,自己也擔心不起,這叫修行。
5、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可以騙妳壹時,但會騙妳壹輩子。
6、菩提無樹,明鏡亦非臺。原作裏什麽都沒有,那塵埃在哪裏?
7.每個人都有生活,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活,甚至珍惜生活。生活是對不懂生活的人的懲罰。
8.如果妳想回報什麽,那就會帶來麻煩;所以,如果石不是真的快樂,他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會增加煩惱。
9.需要的在自己心裏,追求不到!妳越追越跑,妳越求我越不理妳。
10,信佛就是信因果。如果妳真的相信因果,那就沒有什麽是妳想不通的。
11,命由自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化,心不動,萬物不動,心不變,萬物不變。
12.遇到壹個與命運抗爭的障礙,可以磨煉妳的心智,提高妳的水平,增加妳的智慧,這有什麽不好?
13,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14,我對什麽都不感興趣,為什麽不總是圍繞著壹切。
15,眾生若念念佛,現在來,必見佛,不遠矣;不是假的方便,而是內心的快樂。
16,如法修行好,這才是供養上師三寶,布施父母眾生的真正方法。
17,要遷就,好壞都能遷就,要和諧,壹切都能和諧。
18,壹切都是虛幻的。壹切相都是虛幻的,如果妳看到相反的相,妳就會看到如來。
19,智人不除境界心,愚人不除境界心。既然去除了心,環境就真的在了。
20、慈悲心發出去,心自然能開,煩惱、業障自然會消失,心不能開,活得永遠累。
21,當妳快樂的時候,妳要認為這種快樂不是永恒的。當妳痛苦的時候,妳要認為這種痛苦不是永恒的。
22、不洗澡的人,硬抹香水也不會香。名聲和榮譽來自真正的天賦和學識。德自然香。
23.年紀大沒文化不是問題,不自信才是最大的問題。
24.我們應該擺脫自私的想法,並不時地長出好的想法,讓它們成為壹種習慣,成為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成就,凈土,佛。
25.擔心是因為愛,恐懼是因為愛。離開愛人,就沒有煩惱和恐懼。
26、人若知心,則天下造。如果妳是壹個人,妳會看到佛陀,認識到佛陀的真實性。
27.因為沒有實踐,我們走到了今天。不修行就無限的走下去,無盡的黑暗等著我們。
28.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害怕失去。真的放下,就什麽都有了。壹切都像壹場夢,沒有什麽可留戀的。
29.寂靜不在山上,也不在寺廟裏。只要有壹顆寧靜的心,處處都是寂靜,處處都是凈土。
30.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是最好的,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改掉。
31.滿腦子都是自己觀點和想法的人,永遠聽不到別人的聲音。
32、夫道如* * *草,火須忌。道家見欲,必離。
33.修行不在表面,而在內心。每壹個意圖都是實踐。如果真的有修行,誰也攔不住妳。
34.人怕妳不是福。人家欺負妳也不丟人。
35、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分離、怨恨已久、問不出、放不下。
36.愛情不重要就沒有婆婆,錯過了就有凈土。
37.沒必要回頭看是誰在詛咒妳?如果壹只瘋狗咬了妳,妳壹定要趴下去反咬壹口嗎?
38、握緊拳頭,手是空的;張開妳的手掌,妳就擁有了全世界。
39.只有那些有閑暇時間的人才能得到解放。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不要浪費生命。
40.能為別人著想的人永遠不會孤獨。
41,聲在聞,自有生滅。不聞聲則亡,令聞自然也。
42.如果壹個人只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愛情,這壹生輕如鴻毛!相反,如果能發揮自己的活力,積極造福人民,這種人生價值重如泰山。
43.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成佛。
44.與其說是別人讓妳吃虧,不如說是妳自己修養不夠。
45.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妳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妳。
46.菩提無樹,明境非臺。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
47.人心有佛壹樣的愛;但由於後天的習慣和習慣不同,有不同的言語動作。因此,妳必須努力培養妳的頭腦,保持健康。
48.當我們為壹切眾生、壹切眾生修持佛法,自然就消除了壹切業障;圓滿無邊的福報。
49.愚人只顧自己,所以煩惱痛苦。聰明人是幸福的,因為他是為別人著想的。
50.為了贊美而修行,猶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51.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是知道自己在想什麽,在做什麽,隨時把惡念變成善念。
52.認真聽別人說什麽,不要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
53.我感覺所有的規律,就像壹場夢。
54.當我們誠心為壹切眾生修行佛法,自然就消除了壹切業障;圓滿無邊的福報。
55.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
56.妳為什麽把毒藥放在同壹個瓶子裏?同樣的心,為什麽充滿煩惱?
57.慈悲是菩提心的基礎。如果只想著自己,不去想別人,慈悲心就出不來,更別說菩提心了。
58.壹切惡法都是虛幻的,不要太自卑。壹切良法都是虛妄的,不要太狂妄。
59.自性是壹種完全自然的狀態,完全放松,沒有任何欲望,來之自然,去之自然,順其自然,不離不棄,不求任何,保持壹種平和的狀態。
60.不要把眼睛睜得那麽大。我問妳,壹百年後,哪個是妳的?
61,真正能修行佛法的人,才是滿閑的人,這是壹代壹代培養出來的。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以後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不要輕易放棄。
62.我們應該為別人的成就而高興,把別人的成功當成自己的。這是菩薩的心。如果妳總是抱著眾生的利益,妳就永遠離不開喜樂。
63.很想練,在家練,在社會練,練怎麽做人,怎麽做事,怎麽應對局面。逃避現實是不可能的,智慧是經歷錘煉出來的。
64.要時刻想著“把所有的利益和好處都給別人,自己承擔所有的損失和失敗”。
65.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用甜言蜜語迷惑別人,以免到頭來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66.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屬於妳,所以妳不必拋棄它。妳要拋棄的,都是堅持。壹切都是為我所用,而不是為我所用。
67.遺忘並不意味著它從未存在過。壹切源於選擇,而非刻意。不如放手。妳放得越多,妳就越覺得自己擁有。
68.現代人當中,學佛的人很多,像學法的人很少。
69、真為生死,菩提心。心悅誠服地持佛名。
70.妳的身體不屬於妳自己,它屬於三寶上師,屬於壹切眾生,是幫助壹切眾生的工具,是用來利益壹切眾生的,所以要好好珍惜。
71,不能欠別人,只能還。做多了有什麽意義?說少了能怎麽辦?
72.上輩子回望500次,換來了這輩子的壹把刷子。
73、別人傷害妳,快樂的承受,不怨不怨,為了結束怨恨,不再繼續制造怨恨。
74、解放是透徹的理解,是大智慧,是解決和處理家庭和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75.菩提無樹,鏡非臺(next88)。毫無疑問,沒有灰塵。
76、信若肯強,臨終壹念十念,必生。如果妳不相信,即使妳不能在持有名字的風中吹,雨也不會淋濕,就像銅墻鐵壁壹樣,沒有活下去的理由。
77.不是有人煩我,而是我用某個人的言行讓自己擔心。
78、人欲知,三世諸佛。我們要觀察法界的本質,用心去創造壹切。
79.萬物無常,生必滅;不執著於生死,心會寂靜,得到永恒的喜悅。人們因渴望永恒的美麗和不朽而痛苦。
80.我的富有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因為我要求的很少。
81,如果妳真的培養人,妳將永遠看不到這個世界。如果妳見過世面,妳就不是真正的修行者。
82.把實踐放在第壹位,沒有什麽比實踐更重要,除非妳不想擺脫它。
83.不寬恕眾生,就苦了自己。
84、吃苦耐勞,蓬勃發展,大用之。雖然表面的都是真的,但是妳的心是不容易動的。如果妳往前走,妳會死的。
85.活著壹天是福氣,要好好珍惜。當我哭著說沒鞋穿的時候,發現有人沒有腳。
86.不要以為我就是我,佛就是佛。這些都是差異,我們將離開佛陀。我們和佛之間沒有距離。佛就是我,我就是佛。
87.不要說,不要說,說是錯的。
88.不要咄咄逼人,不要有殺傷力,不要吹噓自己的能力,不要宣揚別人的惡,自然就能化敵為友。
89.毀掉壹個人只需要壹句話,培養壹個人卻需要千言萬語。請發發慈悲。
90.保持頭腦清潔。可以睿智。就像磨鏡子壹樣。汙垢去而復留。我什麽都不想要。當命運。
91,人無善惡,善惡存在於心。
92.什麽是吉祥圓滿?身心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是吉祥圓滿的。
93.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自己的心,就是在思念自己的心,無時無刻不在調整自己的心,就是在修心。
94.當妳酣睡時,它就像壹片大海。有漏塵之國,皆生於空中。滅無中生有,情有三事。
95、壹切法生,都是命!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壹生,只為對視的那壹瞬間。
96.壹花壹世界,壹佛壹佛。
97.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98、禍不單行,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99.妳不給自己添麻煩,別人就永遠不會給妳添麻煩。因為自己的心,放不下。
100.妳越修行佛法,它就變得越簡單。離得越近,真正實踐和學習的就越多。佛心不言自明,自然光明。
101.慈悲就是把壹切眾生的痛苦拉出來,給他們幸福。
102,知道迷茫的時候不可憐,不知道迷茫的時候最可憐。
103,練什麽?修心養性,讀什麽佛?讀懂妳的心。
104,佛教是我們的活法,那種輕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教。
105,妳不能只顧自己,沒人管,那不是放下,那是放棄,會失去眾生,傷害眾生。
106.想放下就放下吧。如果妳想留下來,就不會有句號。這個身體不活在這壹世,還活在什麽壹世。
107.只有認識自己,降服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08,壹瞬間就是永恒。古寺月色下無需山川參禪,心中的火也是冷的。
109,壹切痛苦的根源都是自私,我緊握我的愛。饒過壹切眾生,照顧他們的利益,才是快樂的源泉。
110,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無壹例外。
111.有智慧就不會有煩惱。如果妳還有煩惱,妳還是個傻子。
112、人生如芒刺在背,心不動,人不動,不動則不痛;心若動,人若狂動,傷身傷骨,於是體會到世間種種痛苦!
所有相位都是假的。若見異,則見如來。
114,要知道前世的因緣,今生的受者是;想知道來世,今生作者是。
115,不要刻意曲解別人的善意,要積極思考。
116,壹切都是佛字的意思。理解了佛這個字之後,壹切都是那麽的純粹和平等。
117,捐贈者的壹粒米重如須彌山,我這輩子什麽都做不了。
118,如果壹個人對苦難沒有感情,就不容易給予別人同情。想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吃苦。
165438+
120,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121.菩提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根本就沒有大乘佛教。
122,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
123,生死熾烈,苦惱無邊;發壹顆大乘之心,付出壹切,願代替壹切眾生,受千辛萬苦,讓壹切眾生終究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