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節免疫力:感冒在春季這個季節,人體容易受到感冒的傷害,風為陽邪,具有萌動、向上、向外的特點,容易激發體內的伏邪,從而生病。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風是百病之始”,所以在這個節氣裏要特別註意預防感冒、流行性傳染病、風濕病,所以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尤為重要。
1,雞肉60g,黃芪15g,粳米50g。將黃芪加水煎煮取汁,將汁與雞肉、粳米壹起加水煮熟。本品能健脾補腎,增強免疫力,用於氣虛體質虛弱,反復感冒,抵抗力差的患者,效果極佳。
2、核桃5個,生黃芪、陳皮、白術、白芍各6克,粳米適量。將核桃仁和上述藥材搗碎,用粳米煮粥,加冰糖調味。本品能健脾補腎,調節免疫,固表益氣,用於脾腎兩虛,免疫力低下,反復感冒者。
二、健脾開胃:唐代醫生孫思邈說:“春七十二日,存酸增甜,以養脾氣。”意思是:春季肝旺時,少吃酸性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脾胃。整個春天,餵養和滋養的原則是降酸益甜,滋養脾氣。甜味是脾的原味。為了抵禦肝氣的入侵,增加甜味以增強脾氣可以加強身體的防禦。
同時,清明節氣盛,陰雨綿綿,濕邪阻滯上腹部,容易造成脾胃功能下降。因此,我們應該在這個節氣中多吃壹些谷物和麥芽,如軟化肝臟和脾臟,以健脾和刺激食欲。正是因為此時脾胃容易受損,所以要註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喝太多的酒,嚴格控制寒性食物、粽子以及黏、寒、油膩的東西,以免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
1、山楂麥芽粥:山楂、生麥芽10g,粳米10g。將山楂洗凈切片,麥芽放入鍋中,水煎取汁,與粳米同煮取汁食用,可加少許蜂蜜調味。本品可消食化積,適用於腹脹、食積或大病初愈、腸胃虛弱的患者。
2、豆蔻5克,粳米100克。將豆蔻除去碎屑和雜質,打成細粉備用。粥好了,撒上豆蔻粉,稍微煮壹下。本品可開胃健脾、理氣消脹,用於胸腹脹滿、食欲不振等癥。
三、養肝護肝:春季肝氣充足,飲食上要多吃疏肝理氣的陳皮、平肝熄風的杭菊、滋補肝腎的枸杞。春天,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許多野菜,如馬蘭頭、紫花苜蓿、菊花腦等。,都有很好的清肝明目的功效。五谷中,小麥對應肝膽。春天,可以經常吃面食。吃面條時,可以少放醋,多吃大蒜,既能防止肝陽上亢,又能起到殺菌和預防感染的作用。
1,胡蘿蔔30g,枸杞10g,菊花5g,粳米50g。胡蘿蔔洗凈切塊,菊花磨成粉,早晚餐用枸杞和粳米加水煮粥。本品能健脾助運,補益肝腎,特別適合春季補肝。菊花清肝瀉火,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能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的上皮細胞,從而抵抗各種致病因素。
2、陳皮6克,菊花腦30克,粳米適量。先將陳皮洗凈切碎,用粳米煮粥。粥好了,放入切好的菊花腦,煮壹會兒,加調料調味。本品能增進食欲,調理中焦,降低血壓,特別適合冬春季高血壓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