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國近百年發生7.0級以上地震的地方。

中國近百年發生7.0級以上地震的地方。

古絲綢之路-1902阿圖什地震

時間:1902年8月22日11: 09: 04。

位置:新疆阿圖什附近(北緯39度54分,東經76度04分)

災難:震級8.25,死亡近千人。

百萬平方公裏大地震:山體錯位,人畜陷入巨大裂縫。

中國最大的地震火災——1925年大理地震火災

時間:1925 3月16 22日42分鐘17分鐘。

位置:雲南大理、鳳儀、賓川、鄧川等縣(地震震中北緯25.7度,東經100.2度)。

災情:地震震級7級,引發巨大地震火災。

久旱不祥:日頭血紅,月色黃昏。

大地雷聲轟鳴,火焰從震中升起,繁華的街道被燒為平地。

地震過後,雨雪交加,寒冷而涼爽的冬天,奇怪的疾病蔓延開來,患者全身發黑

“世界末日”的來臨——1927古浪地震

時間:1927年5月23日06時32分47秒。

地點:甘肅古浪(北緯37.6度,東經102.6度)

災難:震級8級,4萬多人(8萬人)死亡。

甘肅天主教徒普登波羅克大主教說:世界末日即將到來。

土地裂開了,散發出綠黑色的水和硫磺氣體,殺死了無數饑餓的人。

嘉峪關地震崩塌-1932昌馬地震

時間:1932:年份65438+2月25日10: 04: 27。

地點:甘肅省昌馬堡(北緯39.7度,東經97.0度)

災難:震級7.6級,7萬多人死亡。

目擊者目睹了黃風和白光;黃土墻“猛撲”;刪石頭跳來跳去,灰塵就冒出來了。

“地震湖”的崩塌——1923年疊溪地震

時間:65438+8月25日0933 15: 50: 30(洪水)

地點:四川省茂縣疊溪鎮(地震震中北緯32.0度,東經103.7度)。

災難:地震7.5級,震後壹個半月“地震湖”決口。前後死了2萬人* * *

地震前,有很多幻象:狗叫羊嘶,蛇驚鼠,烏鴉慘嚎,母雞在晨

疊溪鎮被毀,地上吐著黃霧,城垛沒了,牧童躍過兩座山。

洪水湧入湖泊爆發,雷電震天,塵霧遮天。

1950年喜馬拉雅-察隅(墨脫)地震中的滑坡

時間:1950 8月15日22: 09: 34。

地點:西藏墨脫縣(北緯28.5度,東經96.0度)

災難:8.5級,死亡近4000人。

強震使地震儀失靈。

雅魯藏布江在滑坡中被切割成四段。

整個村莊都被扔到了河對岸。

1950 8月15中國最大的地震發生在西藏墨脫。

15年8月,全世界的地震學家都傻眼了,所有的地震儀都被強大的地震波激發,失靈了。這場毀滅性的地震發生在毗鄰印度阿薩姆邦的中國西藏墨脫。這次地震的震級高達裏氏8.6級。

地震造成無數滑坡、塌方、泥石流,墨脫面目全非。在數萬平方公裏的地面上,平均每1平方米的面積中,就有1.1平方米的物質參與了滑動。大約4000人在中國和印度的這場地震中喪生。這場烈度為12度的超級地震,不僅讓山川易容,還把河流堵斷了好幾天。冰川被劈成六段,沿著山谷左右奔騰,最後壹個冰體躍入方溝口的直來直去的村莊,將這個100多人的村莊夷為平地。冰體跳入雅魯藏布江,把上遊的水堵成湖泊,下遊幹涸可以捕魚;很快,冰壩決口,洪水下泄,最下遊的印度被淹了壹段時間。目前,五個冰體仍然留在谷底。這些冰川形成的特殊生態景觀,與周圍的綠色世界、人類活動在附近的村落和農田壹起,成為壹種獨特的景觀和文化。這次驚天動地的河流決堤已經在下遊的印度阿薩姆平原引發了洪水。

中國地震預報在廢墟上起飛——1966年邢臺地震

時間:1966年3月8日05.29分14秒,1966年3月22日16小時19分46秒。

地點:河北省邢臺市

災情:前者6.8級,後者7.2級,死亡8064人,受傷3.8萬人,經濟損失654.38+0億元。

久旱之後,地震了,漫天大雪了八千亡靈。

當周恩來去地震區時,人們的痛苦使它變得酸楚。

政府趕到醫院,地震預報在廢墟上倉促展開,成為中國地震科學發展史上的裏程碑。

1970雲南通海地震死亡萬人

時間:1970 65438+10月5日01: 34。

地點:雲南省通海縣(北緯24.0度,東經102.7度)災情:7.7級,死亡15627人。

全國地震工作會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壹場強烈的地震突然降臨。

地震前,鳥叫魚驚,水從墻縫中噴出,造成馬匹突然受傷。

周恩來在新年前夕召集地震工作者發起“預測攻擊”

世界奇跡降臨海城——1975海城地震

時間:1975二月四日19: 34: 26。

地點:遼寧省海城縣(北緯40度39分,東經122度48分)

災難:震級7.3,死亡1328人。這次地震被成功預測。

瓜農壹聲嘆息,引出了“幹旱地震之謎”的追查

國務院發布“69號文件”,地震的幽靈被困在中國地震工作者的視線裏。

遼寧省緊急行動,百萬雙眼睛搜尋“異常”

遼寧“省革委會”作出決定——海城、營口可能發生大地震。

7點的地震是7級,8點的地震是8級。7點36分,7.3級地震來了。

外國人認為,這是世界歷史上第壹次成功預測7級以上大地震。

唐山地震-1976唐山地震

時間:0976年7月28日65438+3: 42: 54.2。

地點:河北省唐山市(震中緯度39.4度,東經118.0度)

災害:震級7.8,死亡24.2萬人,重傷654.38+0.6萬人。壹座重工業城市被摧毀壹次,直接經濟損失6543.8+0億多元。是因為20世紀世界上傷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像400顆廣島原子彈壹樣在地殼中劇烈爆炸。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是近年來發生的傷亡極其慘重、震驚中外的大地震,震級為7.8級,烈度為極地ⅶ度。壹座百年工業重鎮在搖晃十幾秒後被夷為廢墟。幾乎沒有抗震能力的城市,幾乎全部被震源深度為11 km的地震摧毀,數十萬人被埋在瓦礫、水泥碎片和渣土下。雖然近30萬軍民奮力搶救,但仍有24.2萬城鄉居民失去生命,身負重傷16。唐山地震是本世紀以來世界上損失最慘重的地震。

成都平原的湍流——1976年的松潘和平武地震

時間:1976 8月16:45 22:00,8月23日:11: 03: 05。

地點:四川省松潘縣和平武縣(前者震中為北緯32度36分,東經104度06分,後者為北緯32度30分,東經104度18分)。

災難:前後兩次地震震級都是7.2,造成41人死亡。

國家地震局發布中期預報,重兵設防西南。

灰色的煙來自田野,硫磺來自水泥廠,紅色和綠色的火焰來自房子。

成都壹片混亂,汽笛壹響,市民紛紛跳樓。

強震後的強震——1988年瀾滄、耿馬地震

時間:1988 165438+10月6日21: 03,165438+10月6日21: 06。

地點:雲南瀾滄(北緯22.9度,東經100.1度)耿馬(北緯23度23分,東經99度36分)

災情:瀾滄江7.6級,耿馬7.2級;743人死亡,經濟損失251.1億元。

泉州以東海域8.0級地震

地震時間:1604 65438+2月29日10。

震中位置:中國福建泉州以東近海海域(北緯25.0度,東經119.5度)。

地震震級:8.0級。

震源深度:25公裏

福建沿海是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壹部分,但地震活動水平不高,大地震較少。僅1445 65438+2月12,漳州附近發生過6級地震,1604泉州附近發生過8級地震,6級以下地震發生頻率也很低。在漫長的歷史中,地震對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並不嚴重。因此,福建沿海地區長期以來壹直是中國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之壹,尤其是泉州,早在唐代就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城市,宋元時期更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通商口岸之壹。1604 12.29(明萬歷三十二年十月初九)晚上,泉州古城裏的人們正要入睡,突然傳來壹聲悶雷般的巨響,將他們驚醒。瞬間地動山搖,房屋倒塌,整個古城像大海裏的船壹樣顛簸,距離震中廣西遂溪1000多公裏。

這次地震造成的破壞非常嚴重和廣泛,泉州府(今晉江地區)到興化府(今福田地區)受災最重。山體滑坡和地裂縫屢見不鮮,沙和水猛烈湧出,塔樓嚴重倒塌,無數房屋被毀,許多人和動物傷亡。明清的地方政府誌、縣誌、鄉誌都記載了當時的災情:頃刻間,泉州的古建築全被鋪平,城內城外的房屋都被震塌,出現了幾處地裂縫,縣市尤為嚴重。建築十分精美的開元寺東、西鎮國塔受損。東塔壹層尖石掉落,二三層欄桿斷裂,頂蓋檳石從南面掉落。洛陽橋,歷史上著名的跨灣梁式石橋(建於唐代,宋祐年間修繕,全長834米,58墩),在地震中受損,在強烈的余震中,“大石梁落海,橋塌。”地震還擊沈了許多停泊在海邊的船只。

莆田、南安、同安等地,城墻坍塌,城樓、城垛倒塌,無數城鄉房屋被毀。地面裂開了,黑色的沙子和水湧了出來。漳浦多處房屋倒塌,興教寺金剛像受損,中街坊、仙雲坊頂部掉落,南門外的田地上陷進壹個大洞,黑色的沙和水湧出。福建省超過壹半的縣的房屋被損壞。

盡管地震劇烈,災情嚴重,但許多寺廟、廟宇、城樓等古建築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幸存至今。泉州著名的開元寺是基本保存下來的古建築之壹。開元寺建於唐二年(686年),其屋架采用鬥拱結構,猶如梁柱間的斜撐,故稱“天妃樂師”,既保證了結構的整體性,又增加了建築的美觀性,具有閩南藝術特色。如今,開元寺重建於清代。此外,閩南地區大量明代民居建築不僅經受住了1604大地震的搖晃,而且歷經3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也未受損。這些建築具有整體性好、連接牢固、重心低的特點。墻壁壹般用磚石砌成,墻內的木柱或柱子與屋梁緊密相連,非常穩固牢固。

加強建築物的抗震性能是抵禦地震災害的有效途徑。中國幅員遼闊,風土人情各異,各地都有成功的建築經驗,不可能把全國統壹的抗震規範都囊括進來。因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寶貴的經驗,可以使建築物更有效、更經濟地滿足抗震要求,從而減少未來大地震可能造成的損失。

還有剛剛發生的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