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法:
佛法就是求法,求學。從陰陽中求法,從陰陽中學習。陰陽有著無窮的奧秘,宇宙的規律就蘊含在其中。黃帝內經壹開始就把陰陽提到了壹個不可逾越的高度,說陰陽是天地之道,萬物之紀,變化之母,生死之源,治病養生,必須求助於陰陽。
陰陽為大道,萬物有陰陽,天為陽,地為陰,人是什麽?人站在天地之間,恰好是陰陽平衡的點,所以人是陰陽兼備的靈長類。
具體來說,太陽是陽,月亮是陰,春夏是陽,秋冬是陰,白天是陽,晚上是陰,青少年是陽,中年人是陰,男人是陽,女人是陰。從生理上看,上身為陽,下身為陰,前為陰,後為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陰...
陰陽學什麽?學會陰陽平衡,學會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正所謂陰陽為秘,靈為則,陰陽相隔,精為則。陰陽是統壹的整體,不可分割。我們治病養生,是為了讓身體達到“壹”的狀態,也就是陰陽平衡。
心中有陰陽,心中有了陰陽平衡的觀念,妳就會萬事中庸,但不如衣食住行。那麽,疾病會從哪裏找上妳呢?法是講陰陽的,這四個字是這二十個字的基礎。
根據技能的數量:
什麽是手術?術業有專攻,藝術就是方法和技術。計數,即數量。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想學好養生,必須掌握壹定數量的養生方法。無論是求佛還是學道,妳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包括做任何事情都要用自己的方式。
健康也不例外。我們不拘泥於這些方法,但壹定要善於運用和調和,讓它們幫助我們,在養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養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如食物、藥物、針灸、疏導、情誌等。壹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比如妳特別喜歡食療,那麽妳就要學習食療,以食療為主,兼顧他人。
有適當的飲食:
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上帝給了我們壹張嘴,除了說話就是吃飯。黃帝內經把這四個字拿出來,寓意深遠。喝就是我們喝的湯和水,包括茶和各種飲料;食物就是我們吃的固體食物,主要是五谷雜糧,還有五菜五畜五果。飲食為陰,吃入體內後必須轉化為陽,才會有生命活動。
重點就在這個“節”字上。妳什麽意思?有些朋友以為是節約的意思,其實不是。有些朋友認為這意味著適度,他們說對了壹半。確切地說,這個節日是“定期節制”。
什麽是有規律的節制?看看竹子就知道了。竹子有節。沒有節,竹子就會瘋長,很快就會枯死。正是這個節日限制了竹子的生長速度,也正是這個節日讓竹子在它的壹生中緩慢而順利地生長。
但是看看我們現在,我們的飲食是完全節儉的。把酒當水喝,把飲料當水喝,天天喝夏天不該喝的冷飲,天天吃冬天不該吃的西瓜,為了面子和時尚覺得本地果蔬太老氣,喜歡吃高大上的進口水果。這都是不道德的。遇到適合自己的美食又控制不住自己,完全不顧脾胃的承受能力,亂吃海苔,也是不道德的。
吃好了,朋友們也要記住這十六個字: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十六個字是準則,任何飲食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切不可本末倒置。
有規律的生活:
日常生活就是作息,有規律就是有規律,就是日出日落。
現代人對此不太認同。據說古人日落而息是因為沒有電燈。電燈與醫療保健無關。日出日落不會因為妳有電燈就偉大。是時候聽妳的,改改日出日落的時間了。
什麽是規律的生活?我們必須順應自然和四季。春天晚睡早起;夏天熬夜早起;秋天,要早睡早起;冬天,妳應該早睡晚起。
晚睡最晚11點,早起等太陽升起,晚起不晚於太陽。總之,跟著太陽走就行了。每當太陽升起,我就起床。
白天,我白天做事,晚上做事。白天養陽,晚上養陰。如果妳每天晚上白天睡覺,晚上跳舞玩樂,陽和陰都養不起來,妳就會脫離陰陽,早晚壹死。
不要徒勞無功:
這是什麽規律?估計大部分小夥伴都覺得勞動就是勞動,勞動。勞動是指體力勞動,體力勞動只是勞動的壹部分。這裏的勞動也包括勞動和住房勞動。勞動有五種,血傷、筋傷、站傷、氣傷、久坐傷。
與體力消耗相比,更傷害現代人健康的是勞累。就是想多了,想多了,關於孩子的事情,關於夫妻的事情,關於父母的事情,關於家的事情,關於工作的事情,關於國家的事情等等。,而且壹個接壹個的想個不停。普通人之身,宰相之心,如此,如何不傷身耗血?
現代人血虛很多,浪費在思考上,病從心生。其實這些東西抓了就是大事,攤開了就什麽事都沒有了。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庸人自擾,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