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朱散文《農家雨後去五堡》賞析

朱散文《農家雨後去五堡》賞析

夜裏,青蛙的叫聲和貓的哀鳴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打開燈,看了壹眼手機上的時間。已經是淩晨三點多了。我起身下床穿上鞋,踏入水中。臥室裏哪來的這麽多水?妳在做夢嗎?我趕緊揉揉惺忪的眼睛,環顧了壹下房間。哦,我的天啊!粉紅色的拖鞋像皮筏壹樣在水面上上下浮動,眼前的景象讓我目瞪口呆。看我的腳完全浸在水裏,臥室的水也沒到我的小腿。借著手機的手電筒光,我壹腳深壹腳淺地趟進了客廳。哦,貓的玩具,裝滿雜物的紙箱,幾雙拖鞋浮在水面上。打開房間燈,仔細看看。哦,我的天啊!有壹條長長的蚯蚓在水裏遊著。壹只青蛙蹲在客廳門口的矮凳上,昂著頭,鼓著腮幫子盯著我,好像想對我說什麽。爸爸!該死的!我可愛的家變成了水上公園。冒著滂沱大雨走進廚房,眼前的景象讓我感動不已。平日裏,異性貓兄妹毛豆和小花妹妹緊緊抱在壹起,驚恐地看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那是7月20日的晚上,北京罕見的持續40多個小時的暴雨淹沒了農場的每壹個角落。把自己辛辛苦苦半年種滿鮮花的小院填滿後,我在午夜悄悄沖進了自己的家。衛生間和廚房的地漏溢出,水從門的大縫隙進入,水從墻的縫隙湧出,雨水混著汙水充斥著家裏的角落。但是龍王依舊兢兢業業的工作著,絲毫沒有收工的跡象,大雨傾盆沒有片刻喘息。暴雨傾盆而下,屋內外積水成壹片,於是我與水的戰爭開始了。

直到21早上11,我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正在打掃的現場,涉水穿過農場裏的壹片汪洋,出現在周先生和洪海先生面前,渾身是雨,跟著他們來到首都機場——到陜北的五堡。此時的我就像灰姑娘,五寶之旅就像是去赴壹場美好的約會...

在與洪水災害搏鬥了壹夜之後,我如夢如幻地在下午到達了陜北吳堡縣。什麽樣的魅力能讓我忘記疲憊,放棄被拯救的家園,義無反顧地去赴這個與吳堡的約會?是啊!是那動人的陜北民歌,是那家喻戶曉的信天遊,把我從雨中的帝都帶到了古老的黃土高坡上的窯洞。

吳堡縣位於榆林市東南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這裏是當代著名作家劉清的故鄉,也是劉清故居和劉清文學館,讓人們了解劉清的創作和生活。這是1948年3月23日,陜北* * *率領的中央縱隊,渡黃河到河北西柏坡的起點。還有保存完好的五寶石城遺址,歷史悠久,建築設計精美,被譽為“中國第壹石城”。

壺口瀑布附近還有黃河二七,讓人感受到母親河的壯美。還有高家燈村空心掛面之鄉,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老張的手工空心面讓吳堡縣出名了。當然,最吸引我的是這裏有被譽為陜北第壹民歌的《犧牲精神》的創作者張天恩故居。有融合華夏子孫和各民族姓氏文化的同源堂,讓人尋根問祖,感受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魅力;這裏有難得的天然優質溫泉,可以緩解人的疲勞,休息壹下。

剛進吳堡的時候,我就被這個原生態村落古樸的景色吸引住了。著名的張家雁村也是著名的民歌之鄉和藥谷村。我們住的旅館通元堂就建在張家雁村的山上。滿山遍野的棗樹環繞,古樸的村落親切而熟悉,我可以近距離接觸黃土坡,感受陜北民歌的氣息。真的圓了我長期以來研究陜北原生態民歌的夢想。

短短的三天行程,讓我充實而難忘。五保人的熱情深深打動了我。吳堡的原生態,山川河流,棗洞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瞬間就愛上了這個地方。

最令人感動的是團隊中的兩位文學前輩,年過七旬的周明先生和曹谷溪先生。兩位古稀老人,緊跟隊伍,從不掉隊,走到哪裏都認真聽講,認真提問。去位於半山腰的劉清故居,爬古跡五寶石城,和年輕人壹起下到磧口沿黃河拍照,到毛主席杜東拍照,甚至帶著大部隊坐“杜東”去山西下轄的磧口鎮。雖然汗水濕透了衣服的背面,但我壹路唱著笑著,從來不提壹個累字!周明老師精力充沛,總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大家都笑稱他為年輕的“80後”。

吳堡不僅有山美、景美、棗美,還有其古色古香的窯洞的獨特美,在於它的人美、心美、情美。《犧牲精神》唱的更好聽。洪海老師說:“老裴,妳這麽愛唱陜北民歌。這壹次,妳要做好實地采風工作,多學習陜北民歌,感受陜北民歌的精髓,寫出妳想說的陜北民歌。期待妳的好文章。”

吳堡縣在縣財政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投資修繕了張天恩的三孔窯洞。洞內有幾個洞的房間是壹個開放式的展室,裏面依次陳列著仿制的騾拉板車、騾子背上的馬鞍、脖子上掛著的鈴鐺、張天恩當時家裏的生活用品。據說“犧牲精神”的靈感來源於張天恩駕駛的這輛滑板車。展櫃裏有張天恩創作的《祭英靈》和陜北民歌的各種版本的歌曲和光盤。這真是民謠界的寶貴財富!當地的朋友捧出壹個大相框,裏面全是旁邊人住的山洞裏的照片,指著每壹張照片給我們講述作者鮮為人知的故事。張天恩不僅是陜北著名的民間藝人,也是陜北秧歌和快板的藝術家。年輕時曾驅靈三邊,下柳林為邊區運鹽運炭。沿途的溝壑、山丘、河流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經常走在黃土高原上,抽著毛驢,唱著陜北小調。《趕祭精神》《跑旱船》《十勸男子》等膾炙人口的陜北民歌就是這樣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