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壹個令人興奮的季節。
郭德綱在相聲裏說:“冬天走了,我剛脫下秋褲,春姑娘就來了”。郭德綱是個喜劇演員,他的話有點意淫的味道,讓春姑娘如此不耐煩,但是春天的腳步真的很快,不經意間就來到了妳的身邊。小草仿佛壹夜之間長了出來,大地變得像女人的胸膛壹樣柔軟。幾天後,樹變綠了,花開了。風是如此的柔和。像少女的沙色玉手,人們脫下厚厚的冬裝,身體輕盈了許多。他們開始去野外郊遊,找花問柳。貓狗更是貪玩,田野裏到處打情罵俏,萬物含苞待放,世界壹片清明,遍地春光。
其實對我來說,春天有不同的期待,就是春茶上市的期待。
新年剛過,我就給經營龍井茶的杭州人王老板打電話,問他新茶什麽時候上市。他確切的告訴我,三月下旬,茶不好喝,死了也貴。它是為有權有勢的人或富人準備的。從那以後,我經常看日歷,期待那個時刻的到來。終於,就在前天,王先生打電話給我,茶葉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讓他送來壹個包裹並打開它。壹股獨特的龍井香味撲面而來,碧綠的茶葉盡收眼底,狹長的葉子,擁擠而羞澀,像壹群沒有經驗的少女。把手洗幹凈,往杯子裏擦壹點,然後泡在開水裏。幾分鐘後,那些內向、害羞、卷曲的樹葉散開了,恢復了它們在大自然中的本來面目。他們欣喜若狂地沖到杯底,喝了壹口。洗去了人類的鉛,積累了壹個冬天的植物精華的味道,南方田野潮濕的味道,陽光的味道。
我不知道我什麽時候真的成了壹個喝茶的人。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我們家從來沒有喝茶的習慣。我爺爺奶奶那壹代吃不飽飯,也沒辦法喝茶。我父母那壹代勉強吃飽,但遠遠不夠吃好。把我們三個兄弟姐妹拉扯大不容易。喝茶對他們來說是壹種奢侈。只是來到這裏,日子好像突然慢了下來。
妳什麽時候開始喝茶的?
最早的記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應該是1985年的春節。離開家鄉幾年後第壹次回去過年。遇到壹群還是孩子的朋友,和他們壹起在街上逛了很久。時間長了,我就有點煩了。冬天冷極了。這真的不是在街上撒嬌的季節。街上沒有多少女孩和閑人。壹個叫長順的朋友說要去他家喝茶。長順比我大兩歲,家裏很窮。他的臉上和手上長滿了凍瘡,說話有點結巴。他見人就諂媚的笑,說喝茶的時候別人都有些輕蔑,似乎很不相信。到了他家,他四處挖摸,果然發現了幾個咧著嘴殘缺不全的茶杯和壹個蓋子掉了壹半的茶壺。不知道從哪裏抖索,掏出壹小袋茶粉。我們幾個人就用這袋茶粉喝了人生中的第壹壺茶。
大學的時候,壹個宿舍的朋友家是棗莊的。每當我們在教室待夠了,他就對我說:“我們回宿舍喝茶吧。”壹開始我以為他有些好茶讓我品嘗,沒想到是壹杯白開水。原來棗莊人叫喝茶。我猜到了它的起源。大概很早的時候,壹大家子喝茶,窮人都羨慕,喝不起茶。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辦公室裏壹個看起來很焦慮的中年大叔,每天早上拿著壹個大搪瓷杯泡茶。茶濃得可怕,湯又紅又渾濁。然後我拿了壹個小杯子,喝了壹杯,倒了壹杯,陶醉了。有時候我會好心給我倒壹杯。“小王會試壹試。”我嘗了嘗,又苦又苦。
後來工廠發了涼茶,我也跟著大爺學了。每天上班都泡壹杯,有空就喝壹口。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我喝茶的愛好也就慢慢培養起來了。
最早的飲料是花茶,便宜又好喝。它有茉莉花的香味,但有壹年我喝得太厲害了。短短幾個月,我瘦了20多斤,本來就不胖的身材越來越婀娜多姿。我不在乎。周圍的人都受不了。他們勸我,小王怎麽了?趕緊去醫院看看。我抓不住他們。最後,醫院給大家下了壹個“淺表性胃炎”的籠統結論。回來之後,我就不喝茶了,體重很快就恢復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胃適應不了花茶的氣質,從此與花茶絕緣。
那就改喝綠茶吧。首先,它是綠色的春天。壹個小圓球泡在茶杯裏,很快就展開成壹片完整的葉子,有圓潤光滑的感覺。然後就是黃山毛峰,壹把亂草。泡的時候幾乎把杯子灌滿了,但是滿滿的都是水,眼睛卻很順眼,收斂成壹小團。然後是欒瓜片,幾片大葉子直等壹會兒。“東西南北風”之勢其次是竹葉青,產於峨眉山,外觀扁直,色淡綠油潤,發芽的芽直立,味淡,有淡淡的藥香。後來喝了很多山東本地的茶,日照青,嶗山青,泰山茶,最後還是敬龍井,其他的漸漸疏遠了。這是因為,與其他綠茶相比,龍井味道更醇厚。
我還喝過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有“茶中之王”之稱。口感濃郁,回味醇厚,霸氣側漏。我喝的可能不是正宗的,但湯色是黃亮的,但入口是苦的。幾次之後,我就嫌棄了。鐵觀音曾經是我的最愛,尤其是臺灣的高山茶。有蘭花的清香爽口,但不適合空腹飲用。最合適的飯是中午的壹頓豬肉燉肉,晚上的壹頓羊肉火鍋,滿滿的油膩味。這時候我泡了壹壺鐵觀音,喝了之後感覺神清氣爽。壹瞬間,就由壹個粗魯的魯直變成了。
紅茶最早被我拒絕,香氣我受不了。如果說鐵觀音有男人的英姿颯爽,那麽紅茶有女人的溫柔身姿,又嫩又香,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現在越來越喜歡紅茶了。早上起床吃飯前壹定要泡壹杯。紅茶有壹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暖心暖胃。
喝茶看似簡單,其實講究很多。同樣是喝茶,只是味道不壹樣。《紅樓夢》中的妙玉對此有過極其精辟的論述。“壹杯是品,兩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是喝的騾子。”按這個標準,我可以稱得上牛喝了。我就是每天用壹杯,能喝十幾杯。
不過讓我想想,妙玉喝茶的方式也有點矯情。要把冬天的雪儲存在陶罐裏,第二年春天融化後慢慢享用。據說這樣泡出來的茶有蘭花的香味。我有些懷疑。從空中落下的雪花,肯定會沾上很多灰塵。就算那時候沒有霧霾,又能幹凈到什麽程度?這種情況下,寶玉這個傻逼相信我反正不信,或者說我這樣的俗人和美玉生活在兩個世界,那麽壹條魚怎麽會知道壹條魚的快樂呢?
我記得讀過壹本小說。主角是壹對老夫妻,日子不好過,比較喜歡喝茶。他們早上起床第壹件事就是燒水泡茶。他們可以沒肉吃,沒地方住,有車,但不能沒茶喝。當時他們覺得這是個奇跡,沒有太在意。沒想到還能活著,就這樣過著這種狀態。我沒有喝粥。早上起來喝茶,壹直喝到晚上。但飲茶的種類從青年時代的雜花茶、鐵觀音、普洱茶,變成了現在的紅茶、綠茶,對龍井情有獨鐘。
如果把人的壹生比作茶,我感覺少年就像花茶,活潑靈動,純凈自然,有壹股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年輕人,像烏龍茶壹樣,朝氣蓬勃,有壹種狂放不羈的愛混精神;中年就像紅茶。經過歲月的沈澱,心態漸漸平和,日子綿長。老年就像綠茶。它見過大風大浪,輝煌平淡,滋味淡如菊花。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或濃郁,或淡然,或苦澀,或甘甜,或奔放,或克制,都是人生的壹部分。當妳細細品味,細細品味,日子便如涓涓細流般流逝。青春可以流逝,財富可以易手,愛情也不總是那麽靠譜。唯有茶,壹杯在手,不離不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