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未來壹周,杭州還會有兩波冷空氣,可能會把我們直接送進冬天。
正式進入冬季後,人體應該如何適應季節,正確養生?
1,早睡晚起
中國最早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不擾太陽,早臥晚起,靜待太陽。野心若隱若現,有私意若有所得。寒氣散了,就會暖和起來,不會有皮膚的滲漏,這樣氣就被抓住了。此冬氣應是養藏之道。”
這篇古文精辟地論述了冬季精神調理、日常調理、飲食調理的具體方法。
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凍,樹木雕零的季節,生命力是藏而不露的,人體的陽氣也要隨著大自然的改造而藏起來。
因此,冬季養生應以滋養藏陽、保持情誌平和為主,以舒緩溫和的運動為主,“早臥晚起,靜待太陽”,達到“聚陽吸精”的目的,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基礎。
2.註意保暖
《蘇文陰楊穎象大論》:“天之寒,地之水,身之骨,腎之臟”。冬季腎主秩序,寒為陰邪,最易傷陽。因此,立冬後要防寒保暖,註意腳部、下肢和背部的保暖。
人體有八個部位非常怕冷:腳、腰、頭、頸、膝、耳、鼻、背;只要保暖得當,就能過壹個溫暖健康的冬天。
3.減少運動量
冬季主集中醫不適合做太大的力量運動。因為此時陽氣封於腎中,應藏於腎中而不泄,所以運動量要適當減少。
運動過度,耗散了本就不充足的精血,如果是出汗,就會傷害人體的陰陽。
晚上八點以後,劇烈運動會擾亂陽氣的收斂和沈降,影響陰陽消長的生命規律,久而久之導致睡眠障礙。
中醫建議冬季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瑜伽、普拉提、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
4、飲食補腎。
因為人的陽氣根源於腎,所以寒邪最容易損傷腎陽。腎的陽氣受傷,就容易出現腰膝冷痛、怕冷、夜尿頻、陽痿、遺精等疾病;腎陽不足,腎陰不足,導致咽幹,頭暈,耳鳴。
立冬後,人體的氣血開始匯聚,所以這個時候吃栗子進補特別合適。板栗不僅好吃,還是冬季的保健品。板栗味甘性溫,無毒,具有“益氣健脾、厚腸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
板栗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疾病。所以,老年人吃板栗可以補益氣血,而男性吃板栗可以補腎。不過外面攤販賣的糖炒栗子還是盡量少吃。最好去正規超市購買品牌栗子,比如承德李紳的有機栗子,從源頭上保證質量。
冬季養生是為來年的健康打好基礎。請分享給妳關心的人,讓大家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