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九曲河貫穿丫蛋群峰,猶如壹條珍珠玉帶,將36座山峰和99塊巖石連成壹體。山傍水而立,水繞山而流。峰巒怪石的高度,河床的寬度,曲度,水流的快慢,視野的大小,視角都是極好的,構成了“壹溪穿山,兩巖排仙洞”的獨特之美。中國傳統的詩情畫意溶於山川的色彩之中。
這些遺存散落各處,如璀璨的寶石,鑲嵌在武夷山的溪、峰、峰、崖之中,將古人的智慧、先賢的思想、人民的勞動融入自然景觀,為武夷山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境界,給人以和諧的美感。這在中國眾多景觀中極為罕見。1982年,武夷山作為中國著名旅遊景點,經國務院批準,以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8日,南平市武夷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武夷山水簾洞是武夷山72大名洞之壹。位於張湯河的北部。進入景區,有壹排小瀑布從夏斌巖頂飛流直下,被稱為小水簾洞。爬完樓梯,就到了水簾洞。洞頂危巖斜掩,溶洞深藏於收斂的巖腰中。洞口斜開著,洞頂陰涼。兩個飛泉從斜上覆巖100多米的頂端傾瀉而下,宛如兩條噴出龍涎的遊龍,漂浮在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天上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水簾洞內布滿雕刻縱橫的丹崖。其中有壹個篆體,摘抄了朱的名句“問渠所以清,因有源頭活水”。有明代題寫“水簾洞”的景點,有石雕雕刻的“古今陽檐終日雨,春秋花月月掛珍珠”的對聯。水簾洞不僅以風景聞名,還是武夷山的道教勝地。在古代,道觀都選擇了這種建築,這是壹個著名的山洞仙府在山上,也被稱為唐堯洞天。洞內寬敞明亮,洞底有數層巖石,呈長條形,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息。整個洞穴占地約65,438+000平方米,沿洞邊有石柵欄,借此可欣賞洞外漂浮的水幕。透過明亮的水晶珠簾,還可以欣賞到山中盆景茶園的景色。武夷山桃源洞位於武夷山六道彎中。它窮極幽深,石崖相倚,形成壹道門,然後輕輕進入。石橋下溪水潺潺,裏面豁然平坦,日月釋池布局洞口,四周群山桃林。田疇可有壹二十畝,恰似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故名。
道觀始建於唐代天寶年間(742-756),當時武夷山的神仙理論吸引了大批貴族學者隱居修行。徽記女狀元孔、莊、葉(後稱三人)壹同來武夷修行,都是在桃源洞中長大,發展成為隱居的世外桃源,桃木成林。宋代理學家、高適吳等也曾在此修行,道教第五祖也曾隱居桃園煉丹。元代擴建了劉文建寺和三元寺,主要供奉三官帝和公等神靈。在明代,桃園道觀很有名氣,是武夷山主要的道觀之壹。當時建有三清殿、黃三袁俊殿、三官殿、真武殿、娘娘殿、功德殿,占地2000多平方米,秀珍高道選擇此地居住。吳明擦詩《小桃源洞訪道士》:...,窮源有古寨,二三避世;避世,不避秦,修身養性;春田自耕,衣食無憂;風壹吹,棕花落,下雨,藥苗摘。清朝衰落後,許多寺廟都倒塌了。
1990年,桃園道觀被批準為開放寺廟。福建省宗教局高度重視道教復興工作,引進中國道教學院畢業的三位福建籍道士到武夷山桃園道觀開展教育工作,並將桃園道觀列為全省重點道觀之壹。1991年,駐地道士對大雄寶殿內部進行整修,用閩北珍貴杉木紅豆杉雕刻三清道祖聖像,高2.15米,精雕細刻。組裝紅豆杉桌、銅香爐、燭臺和宗教用品,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1993期間,根據省人民政府頒布的《福建省宗教活動場所登記暫行條例》,批準道觀登記發證,道教文化活動全面開展。1995年7月,桃園道觀、武夷山景區集資雕刻世界最大老君石刻,並於3月4日1996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中國道教協會、各省、地、市領導主持了開幕式,海內外3000多名信眾參加了開幕式。老君的聖像高十六米,寬十壹米,厚十米。雕像栩栩如生,莊嚴肅穆,神態可親,線條流暢,灑脫,超脫於物。
桃源洞道觀占地6000多平方米。正殿由三清殿、黃愚殿、靈官殿和山門(中軸線部分)組成,左右側殿由黃三袁俊殿、真武殿、三官殿和藏經閣組成。這裏有供道教徒開展道務、修煉真理的寺廟,也有培養道教人才、宣傳道教文化的場所。1995桃園道觀、武夷山景區集資雕刻世界最大老君石刻。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大峽谷並存,形成龍鳳谷、翡翠谷、神秘谷三條旅遊線路。山奇、瀑美、水美、林幽,是集各種自然景觀於壹體的森林公園。
龍鳳谷是壹處奇特的瀑布景觀。奔騰如黃河之水如何動出蒼穹的玉龍瀑布,婀娜飄逸的孔雀瀑布,黃如緞錦,富貴奔放的黃龍瀑布,紅色熱烈,執著豪邁的馮丹瀑布,其間夾雜著許多小瀑布和落水。無論妳往哪裏看,都會發現他們的身影,水聲總會有意無意地敲打著妳的心。
翡翠山谷集中了森林公園的主要景色。翡翠溪碧綠如玉。長約12km,有36個翡翠池塘,18個七彩池塘,下方有9級珍珠灘。溪中有幽深的翡翠池塘、神奇罕見的鴛鴦瀑布、栩栩如生的鱷魚塘,水滿是精致之美,晶瑩碧綠。這裏奇峰聳立,海拔1.630米,太陽山雄偉燦爛的赤壁,獼猴之鄉的郭華,雄偉壯麗直插雲霄的禦峰,郁郁蔥蔥挺拔的盤龍山,山山相連,峰巒重疊。翡翠谷的森林原始幽深,死藤老樹之間透著壹種原始的氣息。王朝的黎明,陽光普照四方。在盤龍山、禦峰、九天看日出,是壹種最美的享受。雲蒸中,山不轉水,雲不轉山,如蓬萊仙境。翡翠谷的象形石也是壹道獨特的風景,如龜背石、鱷魚石、母子親情石、豬頭石、青蛙石等。,讓原始森林公園裝扮成了壹個天然動物園。這裏是壹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豐富的金銀池,五顏六色的彩池,藏在青山綠水之間。秋天來了,漫山遍野,別有壹番韻味。
神秘谷是森林公園最深的峽谷。原始森林和無邊竹海環繞著神秘的大峽谷,兩側是大片的原生林和次生林。峽谷幽深,山重水雜,十裏景觀廊是森林探險的好去處。朦朦朧朧的群山中,夢池中泛著五彩的浪花,如夢似幻,神秘而率真,龍潭靈動的大小在群山間舞動著青春的活力。“生命之門”悄悄地向妳解釋生命的偉大。林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1017種,脊椎動物93種,有珍稀紅豆杉、鵝掌楸、香果樹、珍稀白鷴、黃腹錦雞、穿山甲等。神奇的原始森林讓公園的空氣變得清新。是天然氧吧,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吸氧、露營、森林浴、生鮮等生態旅遊的好去處。走在原始森林公園裏,有壹種耳目壹新的感覺,尤其是走在冷杉原木棧道上,感受人工與自然的和諧統壹,充分體驗生態旅遊的無窮魅力,是壹種別樣的享受。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夷山山脈北部,地跨福建省武夷山市、邵武、光澤、建陽三縣和江西省硯山縣。距武夷山市區60公裏,總面積570平方公裏。是中國東南大陸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也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帶保存最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該保護區建於1979,是國家森林生態和野生動物重點保護區。1987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人與生物圈”世界自然。中國有15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夷山自然博物館建在自然保護區的三個港口的岸邊。
保護區內山峰眾多,北面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為中國東南部最高峰。它被稱為“華東屋脊”,度假村距離黃岡山頂約90公裏。這裏包含了中國亞熱帶的所有植被類型,也是世界聞名的野生動物天堂。爬黃崗山,沿途可觀賞桐木關斷裂帶和古瀑布,欣賞植被垂直帶譜:甜櫧、木荷等樹種垂直分布在海拔350-1400米之間;針闊葉過渡林帶分布在海拔500-1700米;中山苔蘚矮林帶分布在海拔1700-1970米,中山草甸帶分布在海拔1700-2158米的黃岡山頂。由於極其特殊的環境,誕生了野綠草、沼草等野生古草,在山頂形成“草原”。中山草甸、日出和雲海是黃崗山的壹大旅遊特色。截止2012,武夷山已知野生動物50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7種。武夷龍井山位於武夷山自然風景區東南8公裏,武夷山市城北12公裏處。龍井山健身休閑自然生態保護區占地2000多畝,平均海拔300多米,氣候冬暖夏涼。有壹條白堊紀地質時代形成的斷層峽谷,長達5000多米。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有4綱20目33科55種,其中:哺乳動物6目9種;鳥類10目16科23種;爬行動物,3目,6科,15種;兩棲類1目,2科8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1種,國家ⅱ級保護8種,省級重點保護2種。種子植物有68科118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1種,國家ⅱ級保護5種,省級重點保護2種。原始闊葉林覆蓋率65,438+0,000%,蕨類、菌類、苔蘚植物豐富,峽谷內花木繁茂,鳥類眾多。再加上峽谷內自然生態平衡,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所以龍井山被壹些科研人員稱為“綠肺”。
據史料記載,自宋代以來,龍井山的祈雨殿就是當地人祈雨祈福的地方,成為武夷山東部最熱鬧、最有影響的祈雨場所。只要有旱災,四村八鄰的人都會來龍井山祈雨,場面十分壯觀。至今仍有祈雨井的遺跡。龍井山是21世紀初武夷山新開發的景點之壹。這裏有生態良好的自然景觀,峽谷裏冬暖夏涼。主要景點有:龍井瀑布、龍王巖、神山湖、觀景臺、祈雨殿。天遊峰位於景區中心柳渠河以北。每當雨後天晴或黎明時分,登峰望雲海,猶如大海的波濤,變幻莫測,猶如置身蓬萊仙境,漫遊天宮瓊閣,故名“天遊”。天遊峰可分上、下兩峰,亭近左,為壹日遊;下了崎嶇的山坡,沿著麻溪壹帶,進行第二天的遊覽。壹日遊的壹站式亭閣,緊靠懸崖,立於萬仞之巔,是絕佳的武夷景觀觀景臺。從這裏放眼望去,雲海茫茫,群峰懸峙,九曲曲折折,竹筏輕輕搖曳,武夷景觀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評價說:“不迎流而能勝九流,此峰應為第壹。”因此被稱為“武夷第壹峰”。第二日遊的南端有天佑觀、仙凡客亭、妙高山莊等酒店、食堂、茶室,可為遊客提供住宿和便利。天巡後的奇妙平臺上有壹棵罕見的紅豆樹。向南蜿蜒的麻流,奔瀉至妙高臺以西,落差超過100米,清雅自然,形成著名的雪花泉景觀。小溪旁的石壁上,歷代摩崖石刻30余處,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第二天遊覽的南端,有明嘉靖五年重建的景色。有壹座寺廟式的亭子,名為“漫遊韓笑”,已成為遊客喝茶和欣賞風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