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扶綏,隸屬崇左市,諧音“扶綏”,意為幸福如影隨形,是壯族(藍衣壯衣)的發祥地之壹。
二、上林,隸屬南寧,是明代徐霞客遊歷時間最長的地方,有“南寧後花園”之稱。
第三,百色市所屬的淩雲是全國首個“全國異地養老長壽養生基地”,享有“山水小鎮、古宅淩雲、宜居天堂”的美譽。
第四,天峨,隸屬河池市,是國家和廣西林業重點縣,有全國第二大水電站龍灘水電站。
第五,龍勝,隸屬桂林,擁有國家壹級景區——龍脊梯田景觀和被稱為“南國第壹泉”的溫泉。
第六,歸屬於桂林市的靈川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大圍古鎮是明代以後的“廣西四大古鎮”之壹。
第七,河池市所屬的環江,以“夏楠菜牛”和“五香”聞名,外環河也是“中國蘭花之鄉”。
第八,武宣,隸屬來賓市,有廣西最大的夫子廟,武宣也是中國觀賞石之鄉。
第九,桂林所屬的恭城,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柿子之鄉”、“中國椪柑之鄉”。
第十,柳城,隸屬於柳州市,旅遊資源豐富。是中國凈水百強縣之壹,被譽為柳州的“後花園”。
第十壹,天等,屬於崇左市,特產豐富,如天等直天椒、肉姜、苦丁茶等。
第十二,靖西,百色市管理的縣級市,山川秀美。被譽為山水“小桂林”,是旅遊、度假、避暑的理想勝地。
第十三,欽州市所屬的靈山是著名的荔枝之鄉,“靈山荔枝”已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優勢區。
第十四,岑溪,梧州管理的縣級市,中國花崗巖之都,全國花崗巖石材生產基地。
第十五,貴港市所屬的平南,是全國最大的石硤尾龍眼商品生產基地,也是廣西最大的馬鈴薯種植縣。
廣西地名的由來
春秋戰國時期,嶺南是百越的壹部分,廣西是百越的壹部分。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14年),秦朝征服百越,在嶺南設桂林郡、南海郡、大象郡。現在廣西大部分地區屬於桂林縣和象縣,所以廣西叫“桂”。
廣西的名稱有兩個來源,壹個是鹹通三年(862),嶺南路分為東西兩路,以嶺南西路的管理為我們的時代,成為壹等獨立行政區。
此外,宋代設立的行政單位——“廣南西路”,後簡稱“廣西路”;二是以古地名“廣信”命名。兩廣以廣信為界,東稱廣東,西稱廣西。這就是廣西這個名字的由來。
元二十三年(1363),廣西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民國時期,廣西沿襲清制,建省。1958年3月,廣西省改為“廣西彜族自治區”,1965年10月,“廣西彜族自治區”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除了“桂”的簡稱,廣西在歷史上還有其他別稱,如“粵西”、“粵西”、“右廣”、“靈佑”、“廣友”、“桂海”、“八桂”等。
百度百科-廣西壯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