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優秀醫生的先進事跡

優秀醫生的先進事跡

優秀醫生先進事跡範文(5篇通論)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大家都有寫事跡材料,目的有二:壹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大家參考壹下故事素材是怎麽寫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優秀醫生進階故事素材範文(壹般5篇)。歡迎閱讀,希望妳會喜歡。

優秀醫生先進事跡1彭林,男,44歲,大專學歷,村醫,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高良村人。1998起,在高梁村衛生室擔任村醫。他立足農村,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默默奉獻,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他以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治好了病人的病,解決了病人的問題,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第壹,熱愛農村,無怨無悔為人民服務。

2008年,他參加手足口病統壹防疫任務時,晚上出急診,因雨天路滑不幸摔倒。為了完成任務,盡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仍然堅持戰鬥在壹線,到患者家中監督消毒滅菌,宣傳疾病防控知識。當人們看到她有時疼得出冷汗時,他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接受過彭醫生精心治療的人,無不稱贊他是壹位“學歷低、水平高、年齡小、學問大、非親非故”的好醫生。

第二,紮根農村,把醫院辦在百姓家門口。

2008年,我縣開展了農村衛生服務壹體化管理試點。為了辦好人民家門口的醫院,他積極配合上級,按照鎮衛生院統壹標準的要求,建設了布局合理的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了六室分隔,配備了微機和標準化診療設施,實現了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和刷卡, 使村民在診所看病能報銷醫藥費,落實了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好評。

同時,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積極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目前,已對轄區常住人口2000余人進行了體檢,建立了健康檔案。為轄區200余名老年人、123名高血壓患者、32名糖尿病患者、7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納入健康管理,每三個月提供壹次家訪隨訪服務。他特別關心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他每年親自上門為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健康體檢,並將體檢信息及時存入檔案,成為老人的私人健康顧問。

第三,支持改革,造福人民。

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壹項利國利民的重要民生工程。但對於鄉村醫生來說,是壹個全新的挑戰,壓力大,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薪酬大減。彭林博士沒有絲毫抱怨,但壹如既往,他完成了所有的目標和任務。

四、積極配合村支部兩委的工作

作為壹個鄉村醫生,他也是壹個普通人信任的鄉村醫生。除了日常工作,他還大力支持高粱村支部兩委的工作。遇到不懂的人,他積極解釋,幫忙收新農合。

優秀醫生先進事跡2。這條河有多深,能穿過嗎?過不去!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瑪泰護送年輕患者阿格拉時,在路上與同伴的壹段對話。村醫Jumatai在回診所的路上被冰川攔住了。他懷中的孩子名叫阿甘。我才8個月,上呼吸道感染發高燒兩天了。在這樣的高原高寒地帶,肺炎隨時可能傳染,危及生命。牧場缺藥,居瑪泰必須盡快帶小阿格拉回50公裏外的診所。天山最險的壹段被當地牧民稱為“魔鬼之路”。

看這冰!看這冰!如果能打通,就來看看。快點,我們過不去了!冰太軟了!繞到山那邊去!阿格蘭。發高燒的小阿甘壹直在哭。Jumatai用盡全力逗小家夥開心,8個月大的小Agran很快就和他熟絡起來。阿克蘭的微笑讓48歲的朱馬泰想起了他的三個孩子。Jumatai充滿了愧疚。他的大女兒高哈爾說:我父親總是說:我和妳在壹起很安心,但我能怎麽辦呢?

我們都去上學了。居瑪泰這次出門去診所前,妻子剛做完子宮切除術,但在妻子出院前,居瑪泰又要走了。他必須在大雪封山之前趕到冬季牧場,把藥品送到危重病人手中。因為他是天山深處2200平方公裏冬季牧場裏唯壹的醫生。女兒高哈爾說:爸爸走的時候,媽媽又哭了,說肚子疼。然後爸爸給她開了點藥,說過幾天可能會好壹點。

把生病的妻子托付給他15歲的‘大女兒’和他9歲的女兒照顧,居瑪泰的心壹路牽掛。但此時,他不得不專註於眼前的50米滑索。滑索離河不到2米,還沒拇指粗。20年來,Jumatai壹直在參觀冬季牧場。但這壹次,抱著小阿甘。他用手抓不住滑索。朱瑪泰把小阿格蘭緊緊地綁在自己身上。路過的牧民找來繩子,拉著過河。

阿格蘭。阿格蘭。Jumatai在滑索上不停地呼叫哭泣的孩子。小心點!臨近傍晚,小阿格拉的體溫突然升高,咳嗽更加嚴重。朱瑪泰停下來,把剩下的東西給了小亞格蘭。跋山涉水之後。大家都很累。朱瑪泰獨自在冰川邊剃胡子。這也是他每次轉診患者孩子都必須做的事情。朱瑪泰說;鞭打並抱著嬰兒。那時候,我們來看看娃娃的溫度如何。像這樣面對面(測溫),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被剃掉了。第二天早上十點多回診所的路上,小阿格拉病情加重,但當他回到診所時,他要面對的是4200米的雪山。在這個冬天,爬雪山被認為是當地牧民最危險的事情。

厚厚的積雪下,是數不清的懸崖和冰川。Jumatai在這條路上走了20年,對這裏每壹條路的分布都很熟悉,但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他的三匹馬都摔死在這條路上。我和馬壹起摔倒了。馬死了,我還活著。這給朱瑪泰留下了三個舊傷,每到寒冷的天氣,情況會變得更糟。但他毫不猶豫地承擔了最危險的事情,用自己的身體為阿甘和母親開辟了壹條安全的道路。峰頂氣溫驟降至零下25度,撲面而來的冷風讓人無法呼吸。壹米多厚的積雪使得每個動作都非常困難。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馬不停蹄的奔波,馬終於支持不住了。

朱瑪泰經過兩天兩夜的奔波,已經耗盡了體力,但他知道,自己是小阿格拉最後的生命支撐,無論路途有多艱難和漫長。不管他要面對什麽樣的暴風雪,他別無選擇,只能堅持。兩個小時後,Jumatai終於帶著孩子回到了診所。經過壹周的治療,小阿甘康復了。

他是天山深處“魔鬼之路”上居瑪泰轉診的第92例患者。在過去的20年裏,Jumatai治療了192名患者。他冒著生命危險行走在極地,守護著1500多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問Jumatai:北京冷嗎?北京不太冷。但對我們來說,剛剛過去的這個元旦是三十年來最冷的壹個元旦。零下十幾度相當於妳那裏什麽季節。現在我們這裏是零下30度。在這種天氣下,妳必須繼續巡視。我手裏有病歷。我已經仔細看過了。是Jumatai所在的縣醫院和Jumatai所在的州醫院出具的病歷。醫生在上面寫了什麽?心力衰竭。妳能改變壹個有如此嚴重心臟病的人嗎?其他人。別人也行。但是我們牧民要有點擔心。擔心什麽?擔心他們這樣需要我們。我們擔心他和其他不熟悉道路的人,對嗎?有多危險?高個子和那個什麽?非常滑,大雪,厚厚的研究。那樣的話,特別危險。要20年才能離開。據說妳從妳父親那裏拿走了藥箱。嗯!是的,我父親留給我的。妳想把這個藥箱傳下去嗎?妳想把它傳給誰?醫藥箱,給誰的?我的女兒和兒子用它。妳有幾個孩子?壹子二女。最大的是女兒,不是嗎?是啊!她想成為壹名醫生嗎?她也想成為壹名醫生。

有請朱瑪泰的大女兒高哈爾頒獎!小姑娘今年不可能小於16歲,家裏有很多活要幹。妳自己想成為壹名醫生嗎?想!我的夢想是成為壹名醫生,壹名像我父親壹樣的醫生。其實,居瑪泰的姐姐和姐夫也是鄉村醫生。這個家庭是周圍很多人的生命守護者,我們真的應該向他們致敬。這個獎杯包含了所有的敬意。浮雕上有真正的田園中國,巖石上的花正在綻放,生命就像壹朵花和十字架。神聖的醫生責任,向所有鄉村醫生致敬!向Jumatai致敬!

優秀醫生的先進事跡3《大醫精誠》說:任何壹個治療疾病的大醫,都必須心平氣和,無欲無求,先表現出大悲心,誓以靈救苦。如果有人因病前來求助,妳不要問他是富是貧,是老是少,是不是嫉妒友好的朋友,是不是單純聰明,是不是和別人平等。如果壹個醫生能做到,那他應該算是壹個好醫生——中醫院兒科醫生曹金xx就是這樣壹個好醫生,他對待病人不分貧富美醜,個人得失,只是以壹顆平凡平淡的心待在工作崗位上。

兒科不同於其他學科,因為醫生面對的是孩子,沒有自控能力,沒有明確的指令,除了哭,連大小便都控制不了。做兒科醫生需要比普通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孩子是父母的驕傲,任何不適都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長輩的焦慮,父母的疼愛,伴隨著孩子的哭鬧,這些都是醫生無形的壓力。作為壹名兒童按摩醫生,從最初對家長的不信任到家長的普遍信任,我經歷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的治療方法,尤其是對於怕吃藥、怕打針疼、怕輸液副作用的孩子。給孩子做按摩治療,舒服又放心。只是壹個孩子治療大概需要30分鐘,而且目前兒科只有她專門做按摩。為了保證孩子的治療,滿足家長的需求,她需要每天提前去科室做準備。壹旦開始治療,她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孩子中途不配合,她還得耐心安撫孩子。有時候孩子控制不了自己,她也要幫忙。就這樣,她用行動贏得了父母的贊揚和信任。隨著尋求治療的孩子增多,她越來越忙。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她每天都早早的到辦公室,完成醫囑的處理和病歷的書寫,早早的坐下來給孩子治病。推揉,按揉,沒有虛假,沒有捷徑。她不會因為忙而減少治療時間,30分鐘的按摩時間絕對不會只有28分鐘。有時候早上連口水都沒時間喝,就被治了壹個又壹個。這可能是對孩子最溫柔可親的對待,有的孩子甚至親切地叫她曹媽媽。

勤勞善勤閑,成功毀於思。曹醫生就是這樣壹個靠勤奮求專業,靠思考求發展的好醫生。作為壹個母親,她深深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每當有些家長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她都會笑著說,她也是孩子,能理解做父母的心。平淡的話語透露著深深的天真和單純。

給孩子按摩是壹種純物理療法,避免了用藥帶來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是壹種有益無害的處理方法。隨著對小兒推拿效果的認可,家長們越來越提倡這樣的“無創醫學”和“自然療法”。曹醫生還不厭其煩地向家長傳授保健按摩的壹些常見癥狀,讓家長參與其中,既能實現親子過程中的保健,又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和身體素質。

因為忙,曹醫生連抱怨苦和累的時間都沒有。就像大海中的壹滴水壹樣平凡,但正是她柔弱的雙手,為孩子們和他們的家庭撐起了壹片晴空。在曹醫生的不懈努力下,中醫院兒科率先成立了兒童非藥物治療中心,依托兒童按摩“簡單價廉”的優勢,開創了兒科領域的綠色療法。或許,作為壹名醫生,她遠沒有什麽波瀾壯闊的成就,但卻充滿了簡單平凡的愛。給生活壹些綠色,讓生活充滿陽光,給健康壹些動力,讓生活充滿希望。美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的,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壹樣。但是對美的判斷總是偏離壹個核心,那就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欣賞。她是最美的醫生——曹金。

優秀醫生的先進事跡4。她穿過街道,樓上樓下,門裏門外。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從2007年開始,她從未停止過,她關註著人們健康的社區夢想。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的心系在這片土地上,她細致地在這片土地上播撒健康的種子。時不時可以看到她俯身聽著老人們喃喃自語,解釋自己,然後感同身受地為他們拭去淚水;有時他認真謹慎,細心為社區居民和患者答疑解惑,排憂解難。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向社區居民公開了自己的聯系電話,方便他們進行健康咨詢和問診,成為轄區居民名副其實的家庭醫生。這不,偏偏在壹次團隊業余拓展訓練活動中,她的電話像往常壹樣又響了。家住排尾新村、70多歲的Yim又頭疼了。她的家人希望能來幫忙。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放下業余拓展課程,匆匆趕往Yim家。這,對她來說,是壹個普通的例子,但對居民來說,可能是壹條救命稻草。這恰恰說明她非常人性化地堅守著居民的生命線,時刻守護著他們。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已經守護了這片土地近10年。這些年來,她沒有抱怨,而是學會了堅持,懂得了呵護。記得有壹次,和她壹起走在她去家訪的巷子裏,我說:“社區衛生服務好累好無聊。妳靠什麽堅持健康檔案?”。她笑著指著旁邊壹位正在問候她的阿姨說,妳看,雖然我們很累,但是看得出來他們很健康,很開心,看得出來他們像鄰居、親戚、朋友壹樣問候我們。再苦再累,也要堅持。這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崗位的驕傲和自豪。所以這裏的社區居民都很喜歡找她,我們也經常能聽到社區居民的稱贊,比如“責任心強”、“把我們當親人”、“對我們關懷備至”、“無微不至”。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勤勤懇懇,心思縝密。勤勤懇懇鉆研學習專業技能的於琴,經過全科醫生崗位和骨幹崗位,不斷豐富知識,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成為壹名全科醫生。擅長實踐過程的於思,善於發現和發現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和新需求;善於尋找服務群眾的新途徑;善於思考,思考如何更好地充當居民健康的守護者,成為群眾滿意、信賴的好醫生。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嚴守醫德,幹凈利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勤於助人,積極參加“社區居民微誌願服務”活動,無論大事小事,妳總能在壹點點中找到她的影子;勤於關心同事,成為居民喜愛的家庭醫生。她為我們樹立了生產黨員的榜樣,樹立了社區居民健康衛士的榜樣,凝聚了壹顆追夢的心。

她就是陳明同誌,我們中心的員工,全科醫學骨幹,白衣天使,社區衛生的無聲守護者,青年黨員。

優秀醫生先進事跡5張誌田今年42歲,是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65438+10月19,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原計劃於10月27日(65438)返回杭州的張誌田取消了行程。

65438年10月29日晚,張誌田主動“挑戰”宣恩縣衛生局,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的疫情防治工作。65438年10月30日上午,張誌天走進醫院,成了醫院的“編外醫生”。

張誌田從醫20多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張誌田發揮自身優勢,參與了醫院的影像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出入口只有壹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行。張誌田和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兩通道三區傳染病樓的標準,將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通道分開,將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區分開。同時,為進出住院部大樓的通道改裝了兩個小門。醫院在衛生院門口,也是被隔離帶分成入口和出口。

醫院缺醫用材料,張誌田通過各種渠道聯系,為醫院籌集醫用防護材料捐款。“捐贈物資和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說。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學院畢業,在壹家外企工作。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加入疫情防控誌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小時,檢查過往車輛,檢查車上人員體溫,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